“圍剿特戰隊——”日軍終於做出了決定,以大隊為單位,派出三千多人,組建了六個單位,輪流前進,在大部隊兩側七八百米處,又分成十八個小隊,交互著前進,和特戰隊的戰術幾乎是一樣。
這種滾輪戰術,分則覆蓋十餘裏,合則成為大軍,可以攻堅,極大的壓縮了特戰隊的進攻距離,讓特戰隊不得不退出去,針對這些大隊進行狙殺,可是這些人也早就做了準備,無論是厚木板加上沙袋,還是鐵板掩護,總之輕易不肯暴露,一旦察覺敵人的位置,就是一頓亂槍。
雙方不斷地變換著,各自想著辦法,仿佛兩條平行線,相互防備著,然後繼續向前,日軍不會浪費精力圍剿特務營,那樣反而趁了特務營的心思。
從橫渡鎮過去,一路幾十裏,日軍留下了上千具屍體,而特務營也損失了三百多,這還是特務營有自走車作為掩護的結果,這種山地戰真的不好打。
最終,日軍在損失了一千四五百人之後,趕到了石台縣,劉楊也隻能望城興歎,小鬼子真他娘的小心,如果在接近的話,可能真的會被小鬼子咬住,反撲過來那可不是鬧著玩的,也不得不撤走了。
日軍仗著兵力多,讓劉楊有些施展不開,但是也成功的堵住了日軍的裝甲部隊和炮兵,以及大半的物資彈藥,沒有重火力,日軍的危險性大幅度降低了,相信陳長官應該能夠應付,如果換作自己,那麼多兵力的情況下,就應該主動進攻,將敵人攔截與池州外。
不過劉楊想了就要做,立刻通知陳長官,第十八師團一萬三四千人,已經從石台縣休整之後,即將會開赴石台縣,很可能輕裝上陣,請陳長官小心觀察,自行決斷。
特務營終究也不是沒起到作用,將日軍所有的重火力裝備都給攔在了七都鎮,沒有了重火力,日軍就是過去再多一倍,也未必就能比中國軍隊強了。
其實劉楊也很無奈,小鬼子避不應戰,哪怕你有再多的手段也是無濟於事,人家都躲著你走了,你還能咋樣,而且就算是追上去,可是在一無準備的曠野中,特務營對上精銳日軍,也占不到便宜。
將兵力收縮回來,劉楊望著七都鎮有些苦澀,如果日軍進攻小黑山,劉楊有把握讓日軍三分之一的兵力交待在這裏,日軍絕對想不到特務營的工事能建造這麼好,可是柳川平助這一手讓人很無奈。
進攻石台縣成了泡影,圍堵日軍援軍也成了笑話,自己留在這裏真的沒有必要了,原本劉楊要用自己當誘餌,結果發現他忽然不值錢了,小鬼子不上當。
隻是劉楊不知道,此時的日軍內部也有很強烈的爭執,有些軍官認為柳川平助太謹慎了,小黑山地處荒野,雖然勉強算是險要,但是特務營才來到這麼一兩天,在石頭的小黑山上又能建造多麼堅固的工事要塞,而且帝國軍隊的兵力是特務營的數倍之多,為什麼不采取進攻。
提出異議的是年輕的浦載人親王,雖然浦載人親王的身份並不高,但是畢竟是皇家身份,才敢這樣質疑柳川平助這個司令官的決定。
浦載人親王才從日本來到中國,年僅二十二歲的他對戰爭有著向往,一直認為大日本帝國的精銳部隊是百戰百勝的,而且精銳甚至應該以一當百,當然這需要強大的火力支持,大日本帝國的軍隊應該一往無前,哪怕是戰死也不能退縮,像現在這樣,實在是丟盡了大日本帝國的臉麵。
畢業於京都陸軍學校的浦載人親王,無論是個人素質,還是指揮考核,都在學校名列前茅,占據了前三甲的位置,一向很驕傲,從踏上中國的那一刻開始,浦載人就告訴自己,這裏是自己揚名的戰場,這裏是自己名垂千古的地方,在這裏將會響亮浦載人親王的名字——
可是現實很殘酷,擔任聯隊長的他,有生以來第一戰,就遇到了劉楊,而他的司令官竟然下令撤退,十倍與敵人的兵力,如此強大的火力,竟然當了縮頭烏龜,是可忍孰不可忍,浦載人親王直接聯合了幾個中層軍官找到了柳川平助司令官,提出了他們的質疑,他們希望去證明他們,隻有粉碎敵人才應該是他們的腳步,而不是在七都鎮當烏龜,將他們的坦克裝甲車還有大炮都在這裏風吹日曬,慢慢的等著生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