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熙帝為子瑾的定下的輔政大臣一共是四人,除了張普和劉競博外,還有另外兩位尚書大人。趙德親自去府上傳得皇命,張普等人聽說後,星夜入宮,等候旨意。
雍熙帝看著麵前跪著的人,說:“你們四人是如今朝中朕最信任的,朕便將太子及這大秦的江山社稷一道托付給你們。”
“不知皇上心中的太子人選是誰?”工部尚書問道。
雍熙帝看一眼趙德,趙德心領神會地從懷中取出一道明黃聖旨,看著四人宣旨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登基已近四十年,實賴天地,宗社之庇佑,非予涼德之所致也。今朕大限之日將至,遂傳位於皇二子睿親王司徒子瑾。子瑾仁孝,善輔導之,謹記公四海之利為利,一天下之心為心,體群臣,子庶民,安邦於未危,致治於未亂,夙夜孜孜,寤寐不遑,寬嚴相濟,經權互用,以圖國家久遠之計而已。保邦衛國,朕餘願已。欽此!”
待趙德念完後,四人已然明白,雍熙帝是要傳位給子瑾的。這樣的結果也算是在四人的預料之中,遂四人齊聲道:“臣謹遵聖諭,必定盡心竭力輔佐睿親王,請皇上放心!”
雍熙帝點點頭,說:“將朕的江山交給子瑾,朕放心。你們必當盡心竭力地輔佐子瑾。子瑾素來仁善,重手足之情,朕的其餘皇子中若是有人心有不服,意圖不軌,倘若子瑾下不了狠心的,你們便奉朕的遺詔幫子瑾了結!”
“是。”眾人齊聲道。大家心中也隱隱猜到了皇上話中所指的皇子十有八九是手握重兵的英親王子灝。
而與此同時,子灝已得密令,告知他皇上快不行了,讓他務必盡快趕回來,同時不可將此事告知其他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子灝對雍熙帝如今的情感也日漸深厚,尤其是戍守鄴城的這些年中,他更加能體會雍熙帝的一番苦心。所以當他知道這個消息後,心中大驚,當夜便留下信給副將馮恩之子馮傑,不辭而別。
雍熙帝對著四人一番囑咐之後,便打發他們出去了。四人出了安昌殿,其餘三人皆對張普恭喜抱拳:“陳國公,恭喜恭喜啊!還是你有福氣,養的一個好女兒啊,不日你便是國丈了!”
張普的麵上看不出悲喜,也隻是回禮道:“諸位客氣了!你們知道我的性子,國不國丈的,我並不在乎。”
三人對視一眼,紛紛點頭。朝堂之上,若說誰是真正的大公無私,必得當屬陳國公啊!這也是張普一直以來在同僚中口碑極佳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四人在宮門處告辭後,便各自回了府。
毓秀宮中,爾珍手中緊握一個紙條,悄然遞給靜妃:“娘娘,這是外麵傳來的消息。”
靜妃接過來,看後,不由地動怒:“皇上竟然已經下了詔書傳位給子瑾?還選定了四個輔政大臣?”
“娘娘,我們該怎麼辦?”爾珍焦急地問。按著紙條中的意思,也就是說,這個消息必定已經有不少人知曉了!
靜妃順手將手中的紙條放在燭火之上,看著它一點點燃燒,化為灰燼,仿佛從來不曾存在過一樣,狠辣地說:“他心中必定有辦法!不論如何,繼位之人必定得是子灝!若有不服者,斬了也就是了!”
“是,這個事我們已經籌劃了這麼多年,必定會成功的!”爾珍說道。
“子灝那邊已經得到了消息,相信不日便會抵京。屆時,本宮便將一切事情都告知他!”靜妃的聲音中透著慵懶與倦意。
爾珍聽了這話,小心地問道:“娘娘,王爺一直都不知情,您若突然告知,王爺會不會接受不了?”
靜妃眼中閃過擔憂,說:“這也是本宮一直以來擔心的事情,可是,事實如此,他隻能接受!當年之事,本宮也是無可奈何後,之後本宮做這一切都是為了他!”
爾珍點頭,安慰靜妃道:“王爺一向最和您親,想必您的一番苦心,王爺必定能體會!且到時候王爺便是皇上了,隻怕還會感謝您呢!”
靜妃腦中想象著子灝登基的樣子,滿意地笑著說:“過不了幾天,本宮就是太後了!這宮中的所有女人,尤其是雲妃那個賤人,到時候,便要在本宮麵前臣服,跪拜!哈哈……”
“那奴婢就提前恭賀娘娘心意達成了!”爾珍說著跪下去,道,“太後娘娘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