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緊急,皇甫麟沒有耽擱,帶著一千餘人便出了關。
皇甫麟走後,北衙禁軍就隻剩下兩千餘人,而原本北樓關的將士們都已經許久沒有遇到戰事,即便被策反,也並沒有那麼強的信念去拒敵。加之舞惜心底對他們也不是十分放心,生怕他們臨陣倒戈,反而不好。到時候沒有將來敵擊退,反而又添新的敵人就不好了。
所以真正意義上來說,皇甫麟走後,舞惜可用的人隻有區區兩千餘人了。丘林他們都是暗自祈禱桑拉派的兵晚些到,最好能在皇甫麟他們回來後再到。
可是很顯然,上天沒有聽到他們的祈禱聲。在皇甫麟走後的第三天下午,土悉營的先頭部隊便率先抵達了北樓關。當舞惜派出去的探子回報時,土悉營的先鋒已距離北樓關不過二十裏。
“報——”探子一邊高呼著,一邊跑到舞惜麵前。
舞惜回身示意他直言。
“報!夫人,大公子派出的是土悉營的將士。先鋒部隊有一萬人之多。”探子的話言簡意賅。
舞惜聞言,眉頭緊鎖,在皇甫麟不在的時候,她並不想貿然迎敵。畢竟這不是紙上談兵,她的那些經驗之談還不足以去指揮一場戰爭。她擔心因為她的失誤,導致導致這些將士們無辜的傷亡。所以舞惜更希望的是能做到不用一兵一卒,便讓這先鋒部隊不敢貿然來攻城。
“夫人,您在想什麼?”丘林問。並非是他無能,實在是他們敵眾我寡,且這隻是先鋒部隊,增援的大軍隨時有可能趕到。他們不僅要防著城外的敵人,還要隨時擔憂著城內的這些有可能倒戈一擊的將士們。所以在皇甫麟沒有回來以前,誰也不敢貿然地下決定。
這打仗可不是說著玩的事,一個考慮不周會導致滿盤皆輸的。丘林征求舞惜的意見,絕非是為了推卸責任,隻是這一路上朝夕相處,他深深地折服在夫人的智慧之下,也許夫人能想到什麼好辦法輕鬆退敵呢。
舞惜並沒有馬上說話,看了眼天色,時候已經不早了,隻要大軍兩個時辰之內趕不到,那麼今日這仗興許就打不起來了。且皇甫麟前日離去時曾說,盡量會趕在明日回來。一切等到皇甫麟回來就會好一些的。因此,他們隻需撐過這兩個時辰就好了!有什麼辦法呢?
舞惜來到城牆上站著,難得的,她心底湧起深深的無力感。自從來到這個陌生的時代,她自詡讀書不少,且始終相信書中自有敲門磚,無論遇到什麼事,處理起來都還覺得比較得心應手。
然而在這樣兵荒馬亂的時候,她才發現以往的她還是太過單純,太過天真了。就好比現在,就是讀書再多又如何呢?總不能以此退敵吧?她還是一介弱女子啊!怪說不得古人有言“百無一用是書生”呢!還真是所言不虛呢。
但是認輸不是舞惜的風格,她雖說有這樣那樣的無力感,仍舊拚命地在腦子裏回憶著以往看過的兵書兵法,以及同瑾哥哥學過的陣法。臨時抱佛腳,還是想看看有沒有能搬來借用的辦法……
舞惜看著天空,在心底歎氣:若我是諸葛孔明就好了!在所有的讀書人中,她對孔明先生是相當崇敬的!雖說不排除三國演義中有將他神化的嫌疑,但古往今來,沒有人會否定他的智商啊!
孔明……退敵……孔明……退敵……
舞惜的腦裏始終閃現這幾個詞,她臉上突然綻放出大大的笑容。對了,在這樣的環境下,三國演義裏有教科書一般的計謀啊!
興奮地轉身進屋,舞惜看一眼尚在低聲交流的眾人,忍不住抬高聲音道:“我有辦法了!”
“什麼?”丘林問。看夫人這樣,成竹在胸的樣子,讓他們也有些好奇了。
舞惜神秘地對他們說:“附耳過來!”一陣嘰嘰咕咕後,所有人均瞠目結舌地望著她,有人直接說:“夫人,您在開玩笑吧!本來咱們現在可用的人就少,一直在商討該如何出城退敵呢!您卻要將敵人迎進來?”
丘林也語帶懷疑地說:“是啊,夫人。我們如今就是怕他們打進來,您怎麼還打開城門讓他們進來呢?您別看他們現在隻有一萬人,那隻是先鋒部隊,大軍還在後麵呢。保守估計一下,大公子這次怎麼地也派了有五萬人出來圍剿咱們!”
像是為了印證丘林的話,其餘將領們紛紛點頭。這婦人到底還是女人,再怎麼聰慧,也是沒有經曆過戰爭的。在真正的戰爭麵前,夫人想的太簡單了些!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丘林,希望他可以好好相勸,不要拿兄弟們的性命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