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和談(1 / 3)

雙方既已有和談的誠意,那麼此事宜早不宜遲。初次和談定於五月初,地點位於鄴城與常山要塞中間的城郭。為表誠意,雙方均卸甲,以文裝前往;雙方所帶兵士於和談地點外五裏處集結等候。

子辰與舒默就盟約細節進行了詳細的商榷,基本達成一致,唯有和親公主人選一事還有待進一步協商。

子辰在來時,雍熙帝已料到會有和親一事,但依照雍熙帝的意思,是從宗室女中選取一適齡女子封為公主和親。

舒默則指明要六公主司徒舞惜,並嫁與烏桓仁誠汗之子拓跋承昭。

雙方均不退步。

子辰心知舞惜在父皇心中的地位,自然不敢做這個主;況且以嫡親公主嫁旁支世子,也有損大秦國威。

雙方約定了下次和談的時間,紛紛將今日之事上奏雙方君主。

烏桓方麵,仁誠汗拓跋嚴宇聽說獨子自請娶一漢人女子為妻,十分不滿,即便那女子的身份是一國公主。在拓跋嚴宇看來承昭有著烏桓最尊貴的血統,烏桓男兒怎可立漢人為夫人?

但承昭自小就主意極正,拓跋嚴宇正愁著不知如何打消承昭的念頭,前線的奏折就回來了!

大秦方麵嫌棄承昭出身不夠尊貴,不是大汗之子,不意以公主配之。雖說被漢人嫌棄讓拓跋嚴宇很是不爽,但是能擺脫這樣的兒媳,也算值得了。

而拓跋乞顏因著傾城的關係,一直也希望舒默能娶一位心儀的女子為妻。然當下國事為重,也隻有委屈舒默;且娶了大秦公主,也為日後舒默順利繼位添了一些籌碼,雖說並不指望大秦能助力舒默,然而傳位時這也未嚐不是一個由頭。

其實,他雖不似拓跋嚴宇那般討厭漢人,但對大秦宗室也是極其反感的。當年若非大秦先帝誅殺傾城一家,傾城也不會受盡苦楚,日日寡歡。若非答應過傾城不可為她而使兩國生靈塗炭,他早已揮兵南下。

如今為了舒默的將來,自己也不得不接受大秦公主為兒媳,想來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至此,在和親人選一事上,拓跋乞顏與拓跋嚴宇不謀而合。這個事就算是定了!

相比而言,舒默還算平靜,無非就是府中多張嘴吃飯而已。承昭可就是滿腹牢騷了,長了十八九歲,好不容易有個讓自己動心的女子,結果被自己阿爸和大汗三兩句就打發了,偏生自己還半句抗議也說不得!

現如今唯一能安慰承昭的就是,大秦方麵也並未同意將六公主嫁與烏桓和親。承昭對自己說,隻要六公主尚未婚配,那自己還是有機會的!為著這個原因,承昭這幾日見了舒默心底總有一絲別扭,也不像往日那般熱絡了。

桑拉聽聞此事後,心中竊喜。原本還因舒默娶公主而心生不滿的他,眼見承昭疏遠舒默,又開始暗自謀算。畢竟比之一個異國公主,仁誠汗的支持更為重要。桑拉再度開始頻繁出入仁誠汗府,每每感歎舒默福氣好,打了勝仗不說還能迎娶美嬌娘。承昭聽了,更是煩躁。

初次和談之後,太子子辰返京。

當雍熙帝聽聞烏桓要求娶嫡親公主舞惜時,頓時勃然大怒!

整個明光殿中寂然無聲,雍熙帝一掌拍在桌案上:“烏桓未免欺人太甚!我大秦能嫁公主給他已然是給了他十足的顏麵,竟然還予取予求,要求娶朕最心愛的六公主!”

麵對父皇的怒火,子辰也隻得順著說:“兒臣也是這樣想,當時便拒絕了烏桓。隻是……”子辰小心看了眼雍熙帝的神色,“我大秦如今內憂外患,若此次和談不成,則邊境百姓又恐陷入戰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