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瑪帝國和大漢帝國,正式開展貿易,是在218年夏季。
羅瑪那邊的橄欖油、工藝品和書籍成為了搶手貨,此外一種剛剛發展成熟的奶製品奶酪也被少數華夏人接受。
此外,羅瑪帝國要說可以吸引人的,還真沒有多少。無論是在鍛冶能力,還是在土特產方麵,羅瑪帝國可以提供的東西,比大漢帝國要少得多,而且幾乎都是一些廉價的東西。
貿易差顯然在開始交易的時候,就已經出現,而且非常的大。這樣的貿易差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實際上所有研究過經濟學的政客都是了解的。
它意味著一場戰爭,不管是對特產的保護戰也好,還是正義反擊戰也罷,大漢帝國和羅瑪帝國的一場仗必然會出現。
不過真正要發生,還不太容易,畢竟在羅瑪帝國和大漢帝國之間,其實還間隔了一個大食國,也就是類似後來土耳其的國度。在早期,絲綢之路上麵運送的貨物,其實幾乎都被這個國家壟斷,然後再高價賣到羅瑪帝國。
近段時間,這個國家的政治環境不太好,所以羅瑪帝國才可以繞開他們,來到華夏遞交貿易國書。而之後來往的貿易,都是通過專門的路線進行的,也同樣繞開了這個國度。
那個國家的內亂會持續到什麼時候,羅瑪帝國的人不知道,大漢帝國就更加不知道。他們隻知道一件事,那就是絕對不能讓他們的內亂結束,因為不管是羅瑪帝國還是大漢帝國,在他們內亂的這個期間內,通過貿易在這個國度裏麵,撈了不少的油水。
從武器到日用品,尤其是醫療用品,在這裏絕對是搶手貨。隻要拿得出來,在這裏可以獲得正常情況下三四倍的利潤,這足以讓很多商人不辭千裏的來到這裏,把手頭的貨物盡心進行推銷。
不過畢竟他們內亂,為了擔心波及華夏的領土,所以在內閣的授意下,天竺那邊的駐軍時刻都保持著足夠的警惕,密切把守著邊界線,防止大食國的正規軍或者亂軍,借故進入華夏的地盤。
尤其如今亂軍之中,加入了不少在天竺逃過去的佛教徒。他們在發展宗教的同時,隻怕也在時刻打算蠱惑那些亂軍,在大食國殺入天竺國,最終奪回屬於他們祖先的土地。
不過看樣子,這些佛徒在進入大食國亂軍,到完全獲得他們的信任,至少還需要五六年的時間。而這段時間裏,亂軍會否被正規軍滅掉,這誰都說不準。
隻是看著如今貿易利潤之高,除非亂軍已經沒辦法帶給華夏商人更多的利潤,已經失去了利用的價值,否則這場內亂還將會被認為的持續下去。
不過這些都不管謝信的事情,他本來就不幹涉政治方麵的運轉。
況且,剛剛新婚的他,這一兩年的時間裏,都在忙碌於造人運動之中。每天和妻子們恩恩愛愛,好不快活。有空就去指點一下逍遙派弟子們的修煉,不管是順天流還是逆天流,他的經驗還是不少的,完全可以很好的指點他們。
不過說起這個掌門,逍遙派的弟子們還是很有怨言的。
為何?
這個掌門可以在俗世專心致誌的交代數百名弟子,直至他們順利畢業,走上各自的崗位並且大發光彩為止。整個過程,掌門都是非常的細心培養。
但是對於逍遙派的弟子而言,謝信就幾乎處於半放牛的狀態。除了正式拜入他門下的大弟子婁圭,其他的弟子他幾乎沒有怎麼專心的指點。隻有在弟子陷入迷茫的情況下,才會出麵為他們解惑。
雖說吧,這其實也就夠了,因為他提供的幫助是所有修士最迫切得到的。但是比起那些俗世弟子,這明顯的差別待遇,還是讓很多弟子不滿。
大家背地裏都在說‘在掌門眼裏,修士不如俗世弟子’。
然而他們誰又知道,謝信本來的主職業,就是‘書院院長’?!
修士?那是副職業,就算當上掌門也是副職業,就算專心培養出那麼多出色的弟子,除了能夠給自己逆天之戰的時候,提供點助力以外,還能夠帶來什麼?
無論是經驗值還是各種獎勵,把一個逍遙派的弟子培養至出師,其回報遠遠比不上把一個凡人培養成一個出色的文武大臣!
當然,這點謝信不會和任何人說,因為逍遙派其實也等於他的長女,就算自己偏愛大兒子,作為貼心棉襖的長女,自己豈有不顧之理?也正因為這樣,他才比較耐心的為弟子們解惑,讓他們能夠在修煉的過程中,少走一些彎路。
而他付出的這些努力,回報也是很大的。
幾乎沒什麼奇遇,紮紮實實修煉的婁圭,終於憑著自己的努力修煉到了渡劫期巔峰,而且渡劫的日子就在這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