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在!”郭嘉出列拱手。
“你即刻代表我曹家,前往華夏書院,就和平過渡一事進行洽談,隨時吧談判的進度發回來給我!至於其他兩家,我相信他們也會陸續派出代表前去的!”曹操笑著吩咐到。
“喏!”郭嘉恭順的行了一禮。
為什麼要選擇郭嘉?因為他是最能領悟這個政治體係的人物,另外曹操也打算讓他打打感情牌,讓謝信在主持談判的過程中,稍微照顧一點曹家。
“那麼,一旦奉孝把事情確定下來,那我等就順應局勢,進行整體改革吧!”曹操這才真正肯定的對大家宣布到。
“喏!”眾人齊聲回答到。
所謂的君主立憲製,尤其是內閣的設定,對於各位文武大臣而言,還是很有吸引力的,這種人人有份永不落空的製度,意味著大家都有份去決定國家的各項決策。同樣的,還不需要擔心會被卷入新朝和世家之間的死循環之中。
“丞相,既然已經有了這個意思,不若我等先一步把黨派確定下來如何?”荀彧出麵諫言到。
“也好,早點準備也沒差。”曹操點頭答應了下來。
根據謝信的提議,在文化普及到每一個華夏百姓,讓他們明白自己的選舉權利之前,內閣將直接由三個黨派共同組閣。
方式很簡單,就是由三個黨派派出黨.代表進行抽簽。一人一次,抽取各個職位的名稱,抽到哪個,就有該黨派任命黨員擔任該項職位的職責。
而抽簽的製作和抽取,將由華夏書院作為第三方公證人主持,以確保整個過程的公正、公平和公開。
之所以會有這樣‘四不像’的內閣,主要還是如今華夏人民還處於半奴隸社會,而且識字率相對還比較低,很多人都還不知道自己擁有哪些權利,更別說這特權階級享受了那麼久的特權,驟然丟失會有多麼大的反彈。
長城不是一天就可以建立的,美好的政治體係也不是說說就可以成功。不僅僅需要適應,更需要百姓們的覺醒。
華夏書院自然會為了這個目標,而不斷奮鬥下去。但是在這之前,還隻能用這種類似互相妥協的方法,讓三方都有資格掌權。
否則若是直接去參選,然後給世家豪門做出一點什麼有利於他們的承諾,最後就會直接變成,誰給世家的好處越多,世家就選誰的一個死循環,最終得益的還是世家,不是百姓。
而這個過渡機製,謝信早有書信說明,三方顯然也是認可的。
至於權力分薄什麼的,倒也不需要那麼擔心,畢竟除了內閣,地方還有省議會、市議會等各種職權機構。華夏那麼大的地盤,足夠讓所有勢力的文武,都能安心出任一方官吏。
至於要怎麼安排,說到底還是看黨內如何確定的問題。
在曹操答應之後,其麾下文武又開始針對這個黨派進行了討論。
都說‘君子朋而不黨’,如今文武大臣紛紛在討論如何結黨營私之事。身在最高處的劉協看到了,也是苦笑連連。
看著這幫文武大臣,就黨派是什麼玩意,具體要如何運營,權力如何劃分什麼的進行討論,他就仿佛是在看戲一般,有滋有味的欣賞了起來。
而同樣的事情,也發生了謝辯和公孫勝的勢力之中。
不同的是,他們那邊沒有個看戲的存在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