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建安四年南陽騰飛(2 / 2)

隻是他不知道,這樣一來也算惹惱了曹操。

對於沒有任何戰爭波及的南陽而言,卻是迎來了騰飛的機會。

第五期改造完成,南陽郡已經徹底變了個模樣。

第一期改造的內容,就是修路和重新規劃;其目的很簡單,就是方便通商、行軍,同時讓資源利用率最大化。

第二期改造的內容,就是取消厘金;以此減少商人的負荷,提高治下的商業活動。順便,給官吏們提個醒,告訴他們‘不學習,不進步,就等著被撤換!’

第三期改造的內容,是提高科研力度;由華夏書院和南陽郡太守府合作,共同創立南陽科技研究院。針對農業、商業、政治、工業四大類課題進行研究。

同時,上報劉辯,提出‘專利製’概念。允許發明人享受其發明一定時間的專利權,別人要使用必須在他那裏購買專利,否則必然嚴懲。當然,以華夏山寨的能力來看,山寨貨和克隆幽靈(樂白氏、白事可樂之類的玩意)出現的日子也不遠了。

對於研究院的研究者,更是提出‘研究生’‘碩士’ ‘博士’ ‘院士’四大等級。劉辯親自宣布,承認這四種職稱的品級,可以享受俸祿,換言之也算是正經的公務員了。

俸祿多少無關緊要,專利賺錢,以及公務員的身份才是研究者們迫切需要的。於是大量士子開始轉眼,這些往日的‘雜學’,力求能夠換個官身。

華夏書院更是被踏破了門檻,目的就是借閱這方麵的書籍。所幸華夏書院和南陽政府已經達成了一致,大量印刷品通過商會進行販賣,倒是方便了廣大想要學習這方麵知識的士子們,

第四期改造的內容,歸納起來就是‘促商限租’‘開拓市場’八個字。

所謂促商,就是鼓勵從商,主要是鼓勵建廠生產商品。對於願意開作坊的商人,南陽郡方麵可以給予三年免稅,兩年半稅的優惠政策。沒有錢經營的,可以來到南陽招商局,說明自己的經營理念和經營種類之後,經過審核就可以獲得一筆低息助商貸款。

所謂限租,總稱就是限製地租。這方麵倒是侵犯了一點地主們的利益,但是同意降低地租的地主,可以獲得來自工商方麵的補助,再加上政府的態度也還算強硬,所以變動的過程還算和平。

少數膽敢武裝造反的,以謀逆罪被砍了全家,更是讓大家安分了不少。

開拓市場就更容易理解了,其實也就是通過派遣使者,在相鄰的幾個勢力那裏進行交涉。

交涉內容,其實和曹操簽訂的那個協議差不多。無非是修路、經商、采購方麵的內容。對於諸侯們來說,此刻還很少有人了解經濟戰的可怕,所以想著買的比造的便宜,也就是答應了下來。

當然,很多諸侯還是看出了路權的重要,所以倒沒有允許南陽郡的人修路就是了。隻是不允許之餘,其實他們也發現了如此修路的好處,於是修路權迅速被其治下各大世家給吃了下去。

不過這樣又如何?反正,便宜自己人總好過便宜外人吧?!

第五期改造的內容,就是強化公共衛生環境。

華夏人本來就是禮儀之邦,無論是街道還是汙水渠,都是井井有條,布局合理的。人人都很愛好幹淨,至少在城裏絕對不會看到任何不衛生的行為。

不能否認,這和當時的政治環境有關。

畢竟若是大小便或者吐痰,不小心吐到了達官貴人身上,自己的腦袋可就不保了,所以大家在城裏理智的選擇當一個文明人。

而這一期的改造,就是在這個基礎上,興建一些公共廁所、公共浴室之類的場所。

公共浴室收費非常低廉,適合南來北往的商人清洗塵垢;而浴室對麵就有一家飯堂,往往洗完澡的客商都回去吃頓飯或者喝杯酒,如此又是一筆收入。當然,也有人是吃過飯,喝足酒了,才去泡澡的。

公共廁所也采取不收費製度,隨時都可以進去方便。當然,廢料都會有專門的人,在淩晨清理出城,然後經過發酵後作為農家肥販賣,如此不僅讓公共廁所經營了下去,也讓一部分百姓多了條發財致富的方法。

經過五期的改造,南陽郡已經初步接近於近代的西方國家。之所以不說是近代的華夏,這點不詳細解說。

在華夏大地,南陽已然成為領跑者的角色。無論是經濟還是農業,都走到了全國的領先行列。

見南陽如此繁榮,自然不少人心生嫉妒。

有識者,選擇了跟著南陽郡的步伐進行模仿。或許在未來也可以卻得不少的成就,但畢竟是走在別人後麵,注定是要落後的了。

卑鄙者,比如荊州實際掌權者的蔡瑁和蒯氏兄弟。則已經暗暗做好準備,要北上謀奪這片肥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