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抵達荊州潁川徐庶(2 / 2)

“小子,有點像男人了……”露絲歎了口氣。

“多謝誇獎!”謝信嗬嗬一笑。

“但是,從現在開始,你要更小心了!”露絲嚴肅的說到。

“這個,我自然是知道的!”謝信肯定的回答到。

一路上,三女本來還打算找謝信過來聊聊天。但看著他心事重重的樣子,所以都沒有過來打擾他。

她們顯然有點誤會了,一個兩個紛紛在心中,做好了最壞的準備。

路過了新野,謝信帶著他們快樂的玩了幾天,隻是這裏的規模還是那麼的小,所以也沒什麼好玩的。

不過也正因為這裏小,三個小屁孩終於是看到了那些底層的百姓,在經曆黃巾之亂、諸侯群起之後,是如何艱苦過日子的。

“爹爹,那些百姓,生活的好困難哦!”謝瑩拉著謝信的衣服說到。

“是啊,他們辛辛苦苦為國家納稅,甚至進行義務勞動。但是統治者卻不懂得他們的辛苦,隻想在他們身上壓榨出更多的錢財,讓他們做更多的義務勞動。

他們沒有任何生活保障,今天不幹活就得挨餓。同時他們生不起病,因為一病除了硬挺以外,沒有任何辦法,因為他們沒錢看醫生……”謝信耐心的為三個小屁孩,講解了那些底層百姓的生活情況。

“那當權者都是幹什麼的?”謝華有點不滿了。

“當權者有當權者的考慮,立場不同,所以看事情的眼光也會不同。當然,這些你們在未來會慢慢懂得,現在你們隻需知道,要好好學習就可以了。”謝信苦口婆心的告誡道。

“是!”三人認真的回答到。

轉眼又過了幾天,三人來到了司馬徽的水鏡山莊。

“賢侄,許久不見了!”司馬徽笑吟吟的出來迎客。

“叔父上個月,才到小侄書院開壇講學,小侄一行人之所以前來這裏,也是叔父您親自邀請的,何來許久不見之理。”謝信笑著回答到。

“哈哈,都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知道你要來,但等你那麼多天,那得多少個秋了?”司馬徽無賴的說到。

“算了,小侄說不過您!”謝信卻是立刻投降了。

一番客套之後,並且在三個小屁孩親切的叫了司馬徽‘叔公’之後,在他的帶領下,一行人進入了山莊之中。

家眷們被小童帶去客房,而謝信則和司馬徽走在小道上。

“你的來意我大概明白,荊州世家遍布,的確有一些子弟是可造之材。不過他們還不太認可華夏書院,所以要向他們家招生可不容易。”司馬徽認真的說到。

“為何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謝信不明白。

“沒什麼好奇怪的,華夏書院成立時間雖然也有十多年了,但升級為書院也不過是近兩年的時間,資質並不夠老。

其次,華夏書院是靈帝看好的書院。但是在如今諸侯並起的時代,誰也說不準統治自己的是那一方諸侯。而那方諸侯若是討厭華夏書院的話,那麼將子弟送到華夏書院裏麵就讀,對家族就沒什麼好處,甚至有不少的壞處了。

說穿了,世家們還是為了自己家族著想而已。畢竟汝南袁術就禁止錄用華夏書院出來的學生擔任官吏。有他作開頭,誰知道會不會有第二個乃至第三個諸侯會是這樣的情況?”司馬徽老實的回答到。

“該死的袁公路!”謝信聽聞,不由得有點恨得牙癢癢的感覺。

“嗬嗬,其實那些世家也不過是眼光短淺之輩罷了。若是有眼光的,隻怕早就發現,在華夏諸侯之中,益州劉辯、南陽黃忠、兗州曹操、幽州公孫勝四人的麾下,大部分官吏都來自華夏書院。

此時人若是聯合在一起,已經是占據了半壁江山。剩下那大貓小貓兩三隻,要被消滅也不過是遲早的事情而已……”司馬徽冷笑著對謝信說到。

“的確,是小子太計較了。”謝信苦笑著說到。

“說起來,我門下最近來了個求學的。我覺得教不了他,不知道賢侄可有興趣,讓他轉入華夏書院就讀?”司馬徽突然想起了什麼,饒有興致的問到。

“此人是何人?”謝信立刻來了興致。

司馬徽居然如此專門提起此人,想來資質的確不錯。

“此人潁川人士,姓徐,單名一個福字,表字元直。年少好打抱不平,為朋友殺人逃亡,故改名徐庶。

此人在逃亡的路上,經過仔細的思考,終於悟出了學問的重要性。於是浪子回頭,潛心向學。早幾年在潁川書院,以掃地工的身份偷學了不少。

最後荀爽見他天資聰慧,破格讓他過來我這邊就讀幾年。但是我覺得我這邊可能水平不太夠,所以打算推薦給賢侄。”司馬徽有點自得的對謝信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