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信見公孫勝已經打算好好安排防務,也就安心了一些。猛地想起客人到來還沒有帶入學堂內休息,於是立刻引著眾人走了進去。
“不錯,擴建之後,規模和外觀都大氣了許多。”公孫勝是見證私塾開設的人之一,所以他看到這裏的規模越大,他的心情就越激動。
“規模是擴大了許多,但這生源問題還是讓小弟我頭疼不已啊!”謝信苦笑著回答到。
“你這裏不是有留宿製度嗎?不若我派一些公孫家的子弟,過來留學一番?”公孫勝建議到。
“不僅有留宿製度,還有勤工儉學製度。一般情況下隻要學習了兩年以上,就可以一邊讀書,一邊賺取生活費和學費了。
至於那些公孫家的子弟,若你舍得的話,我照單全收便是。隻是他們前兩年的學雜費,你這個當哥哥的,可不能賴賬啊!”謝信打趣道。
這裏所謂的公孫家子弟,其實不僅僅包括公孫家的嫡庶子弟,還包括被公孫家收養,從而改姓公孫的孤兒們。
這些孤兒,將是公孫家的儲備人才,一般情況下都是要就讀公孫族學,為的就是更好的給他們洗腦。
隨著時間的推移,成績最好的幾個,會讓他們回複原來的姓氏,然後通過聯姻等手段,拉攏在公孫家的戰車上。而那些資質不佳的,則分配到公孫家各個資產之中任職。
這些孤兒們,在經曆了多年的洗腦之後,就算他們恢複了自己的姓氏,但下意識已經將自己看成公孫家的一員,一切以家族利益最大化為己任。
這也就是為什麼,謝信會對公孫勝說‘若舍得’的主要原因了。
“說真的,就算我舍得,隻怕咱們的老爹也不舍得。隻是家族中幾個庶支子弟,卻是需要過來這裏好好學習一下。”公孫勝笑著解釋道。
張銘雖然才華不錯,但畢竟不是公孫家的人。就算以後或許會成為姻親,但畢竟不像那些孤兒那樣經過洗腦,用起來不能百分百放心。
經濟學這玩意既然對提高稅收有好處,那麼自然要掌握在自己的手裏。要做到這點,派遣幾個旁支子弟過來學習一下,就很有必要了。
況且華夏學堂確實不錯,除了不能洗腦以外,教學水平比公孫族學的條件要好得多。而且文武兼備發展,也不會擔心這幫子弟變成徹頭徹尾的書呆子。
兩人難得見麵,話題自然少不了。隻是謝信考慮到其他人的想法,所以讓謝逸出來,好好帶他們去住所查看一下。而公孫勝也吩咐了下去,讓他們看好了住所之後,就在這個範圍內自由活動。
“話說,這次講學,賢弟你隻怕請了不少人吧?”待公孫度等人離開,公孫勝喝了口茶之後問到。
“是的,不僅請了水鏡先生,還請了潁川荀家、南陽黃家,甚至潁川李家也發了請帖。”謝信笑著說到。
“老師那裏你都發了請帖?有意思,到時候若老師親來聽弟子講學,也不失一件百年難得一見的趣事。”公孫勝繞用興趣的調侃到。
“放心,老師的情況不太樂觀,所以僅僅派了其子李雍和其孫李斌過來而已。”謝信看著公孫勝幸災樂禍的樣子,不由得白了一眼。
“說起來,賢弟你這次講學,這招待人的事情人手可夠?”公孫勝很快就換了一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