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月初抽獎與拒絕邀請(2 / 3)

“誰啊?”謝信迅速前去開了門。

隻見公孫勝帶著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笑吟吟在站起門外。

“來,見過你謝信哥!”公孫勝笑著對小孩子說道。

“小弟公孫瓚,見過謝哥!”孩童版公孫瓚聽話的,給謝信拱手鞠了一躬

“小弟莫要如此,快快起來!”謝信笑了笑,立刻將其扶正。

也差不多是這個時候,才反應過來。

“公孫瓚?你就是遼西令支的那個公孫瓚?”謝信驚訝的叫到。

“賢弟,你認識我的堂弟?”公孫勝疑惑的問到。

“咳……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你以前在獄中和提到過,當時你好像還挺自豪的樣子,忘記了?”謝信很快就找到了借口敷衍了過去。

“這樣啊?或許是吧,畢竟我們公孫家的驕傲,我自然也會提起一下。隻是沒想到,賢弟居然還能記得。”公孫勝自豪的說到。

“記得不太清楚,有些東西記得,有些記不得,這個記性就是那麼讓人生氣。”謝信一副不滿的表情,指著自己的腦袋說到。

“這個不急,聽說有人一輩子都想不起來,賢弟能夠想起一些,已經很不錯了。”公孫勝微笑著勸解到。

也差不多在這個時候,他才驟然想起了什麼,立馬對謝信說道:“我堂弟此番前來,是來洛陽求學的。他如今已經拜入了,當朝大儒盧植的門下呢!”

“哦?居然是盧大人的門下高足?那可真是恭喜啊!”謝信心中有點羨慕。

這年頭,師生、同窗的關係很關鍵,他可以迅速為你打下很深的人際關係。尤其是師傅方麵,有一個好老師,以後走到哪裏別人都會高看你一眼。

隻是盧植的名頭雖大,謝信和公孫勝的老師名頭更大。他可是桓帝時期黨錮之亂中,兩個關鍵人物之一的李膺。

“但願他能夠珍惜這個機會,若是能夠在盧大人那裏學些有用的東西,我也就心滿意足了。”公孫勝捋著胡子,笑吟吟地看著公孫瓚。

他這個當堂兄的,自然非常了解這個堂弟。

就他對公孫瓚的了解,隻怕他投入盧植門下,隻是為了鍍鍍金而已。至於盧植的那些知識,隻怕是不屑與學習的。

公孫瓚被公孫勝那麼調侃,尤其是當著別人的麵那麼說,心裏自然不爽,於是立刻發誓:“我發誓從今天開始,我會好好學習的,這下可以了吧?”

實際上他也並不討厭讀書,隻是看著堂兄這個讀書人,不僅讀成了個書呆子,還搞得自己進了牢獄。

於是在他看來,書本這玩意,還是少接觸的好,省得自己也讀成了一個書呆子。

更何況,他本人喜歡練武多過習文,所以久而久之自然將書本丟得七七八八,反而體格健壯了不少,武藝更是進步許多。

“希望如此吧,堂堂公孫家子弟,若隻當一個純粹的武夫可不行……”公孫勝又訓示了公孫瓚一番。

“義兄,弟弟他年紀也不小了,這些道理他會曉得的。”眼看公孫瓚一副昏昏欲睡的樣子,謝信自然出來打一下圓場。

“嗯,也是。”顯然公孫勝也懶得說下去,有台階自然也就順勢而下。

轉念一想,總算是想起了正事,於是對謝信說道:“對了賢弟,剛才和伯圭閑聊的時候,得知我們這一支已經遷到遼西,所以為兄明天就要返回遼西拜會父母。隻是不知道,賢弟有什麼打算?”

就他的神情,邀請之意已經差不多寫在臉上了,若是謝信還看不出來,自己也不需要混了。

至於他所謂的打算,自然是問謝信,是打算回鄉拜會父母呢?還是留在洛陽試著恢複學籍(已被太學除名)呢?還是和他一起返回遼西享福呢?

謝信想了想,心中也有點想去遼西,有公孫勝背後的公孫家照顧,自己在那裏建設學院絕對是方便不少。

隻是進一步思考了之後,無奈的回答到:“入獄多年,也不知道家中父母如何。以前不能盡孝也已是不該,如今豈能讓父母繼續擔心下去?

弟弟且先返回南陽家中,照料好父母,之後若條件允許,自當前往遼西與哥哥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