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上學如上墳(1 / 2)

馬曉亮出生時候的事情,他自己當然是記不住的。

但是馬曉亮的媽媽說,他剛剛生下來的時候就像一包散裝的白砂糖,放在哪裏都吸引蟑螂地虱蟈蟈等等令人討厭的小蟲子。馬曉亮的奶奶拍壞了五六個蒼蠅拍,那些小蟲的屍體堆成了小山,可是那些小蟲們仍然前仆後繼,仿佛有一種視死如歸的氣魄,源源不斷的從家裏的各個角落聚集到剛剛出生的胖嘟嘟的馬曉亮身邊來。

馬曉亮的奶奶怕那些小蟲爬進孫子的鼻子裏嘴巴裏耳朵裏,於是想了個辦法,將一個竹籃懸吊在房梁上,然後將馬曉亮放在籃子裏。雖然這樣仍有一些蟲子想方設法爬上了房梁,又順著吊繩爬下來,但是情況比在地麵的時候好多了。

那些日子裏,似乎全村的小蟲子都在自覺的向馬曉亮的房間彙聚。往日裏其他人家在隔夜的剩飯剩菜上要罩一個紗網,但是那段日子裏想找個地虱子下酒都找不到。這可愁壞了患有風濕病的人,因為地虱子下酒是治療風濕的最好的偏方。特別是喜歡捉土蟈蟈玩的小孩子們,他們想盡了方法,把他們熟悉的地方掏了個遍,就差把自己家的牆角給挖了,可是他們一無所獲。

後來,村裏有個老人聽馬曉亮的奶奶抱怨每天拍打小蟲子拍打得手腳發軟,就建議她在家的四周撒上生石灰粉。馬曉亮的奶奶照辦了,蟲子果然少了許多。而那些捉土蟈蟈的小孩子們終於大呼小叫的發現驚喜了。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一旦馬曉亮超過了石灰線,恐怖的一幕就會重新上演。這令他的奶奶和媽媽頭疼不已。

不過馬曉亮的奶奶並沒有為馬曉亮吸引小蟲子的事情煩惱很久。因為馬曉亮滿月的時候,他的奶奶就抱病去世了。馬曉亮在奶奶的葬禮上扯開了嗓子哭叫,比剛剛出生的時候哭叫得還要厲害。媽媽說,那時候她就肯定馬曉亮是個孝子。

當然了,馬曉亮的媽媽所說的一切,他腦海裏都沒有任何印象。

他有印象的是,小時候的他將手指往地上一按,不過半分鍾,便有螞蟻之類的東西爬過來,用細細的觸須不停的碰觸他的手指,弄得他癢癢的難受。

隨著年齡的漸漸增長,他的手指似乎漸漸喪失了對小蟲子的吸引力。特別是進入蠱術研究學校之後,他幾乎忘記了自己曾經有過那麼一段經曆。

他很討厭那個最先發明蠱術的人--別的習蠱者尊稱為鼻祖的爛人。爛人,不錯,那肯定是一個爛人。就這樣普普通通的生活著不是很好麼?為什麼偏偏沒事找事,弄出一個蠱術來?弄出這怪東西來也就算了,還按蠱者的水平劃分等級,這事情就像要給一張無辜的學生的試卷打分一樣,特別是讓馬曉亮這樣的學生難堪,因為他的分數總是很糟糕。

可是討厭又有什麼用呢?某些“偉大者”製定了一係列的規矩,而“偉大者”又擁有一批擁護者的話,其他人就不得不卷入進來了。馬曉亮每天最討厭的時刻就是走進蠱術研究學校大門的時候,那心情簡直比上墳還要沉重。

………………………………………………

烈夏。蠱術低級研究學校。一樓101教室。

“科技是個屁!科技越發展,人們越累!某些人口口聲聲說科技可以幫人們完成很多事情,可以造福於人們,我看都是放屁!”蠱士老師又在三尺講台上發泄他的憤怒了。

而台下的馬曉亮根本聽不進老師的話。此刻,他趴在課桌上,百無聊賴的聽教室外麵的蟬鳴。強烈的陽光打在窗戶玻璃上,然後跌落在馬曉亮的桌麵,把馬曉亮的頭發曬得發燙。馬曉亮望了一眼外麵,肉眼都能看見從地麵騰騰而上的蒸氣。好熱的天氣呀!

“我們可以回溯曆史,大家打開《蠱之曆史》的書,翻到一百六十三頁。大家看看,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競爭越來越強烈。到了這個時候,科學的負麵效應就出現了--人們並沒有因為機器的參與而降低勞動力,或者說更加享受生活,而是因此不堪重負,勞累終生。科技膨脹到一定程度之後,人們花在學習科技上的時間越來越多,需要的接受能力也越來越強。從此之後,一個人自出生到死亡都在學習之中競爭之中勞累之中。到了這個時候,同學們……”蠱士老師瞄了一眼台下的學生們,並特別“關照”了一下坐在窗邊的馬曉亮,接著提高嗓音說道,“同學們哪!到了這個時候,你能說人還是人嗎?”

聽著蟬鳴的馬曉亮對老師的特別“關照”無動於衷,仍然懶洋洋的趴在桌子上,仍然思緒飄在九霄雲外。

“不是!”蠱士老師鼓著眼睛大聲自問自答,“當然不是啦!這時候的人已經是機器的一部分了!他們吃飯就像機器加油,他們工作就像機器運轉,他們休息就像機器暫停,他們進醫院就像機器檢修!二戰結束後,有人問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第三次世界大戰會使用什麼武器?愛因斯坦說,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用什麼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戰用的武器是石頭。他正是預料到了科技發展到巔峰之後的核彈戰爭。果不其然,二十一世紀中葉,可怕的核彈戰爭終於不可避免的全麵爆發了!科技給人們展示了最可怕的一麵,終於有一部分人忍受不了啦,他們決定離開科技的世界,尋找遺失已久的人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