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有沒有辦事能力決定這個人在社會上立事和處世的成敗。辦事能力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大凡能辦事和會辦事的人都能在事業上行得通,在工作上站得住,在社會上吃得開。一個人如果得到了“能辦事”和“會辦事”的評價,那就說明這個人已經為社會所承認和所欣賞,其人生和事業的夭室也就逐漸露出了綺麗的曙光。
那麼是否可以問一下:能辦事和會辦事的人是天生素質高的緣故嗎?這樣認識問題的人顯然是極端偏見和錯誤的,同時也是自甘於人後的表現。其實,當代社會學研究成果早就有了結論:人們的辦事能力也是後天學來的。因為在社會上辦事顯而易見的道理是不能想當然地蠻幹胡來。一件事從最初的構想到最後成功都要經曆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決不是直來直去的。直來直去地行事是不符合事件的運行規則和操作程式的。所以,辦任何一件事都有一個技巧。手段和藝術的問題。把各種辦事技巧、手段和藝術學會了,很多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天下沒有攻不破的城,也沒有辦不成的事。事情沒辦成,不在於對方的不好合作和不通情達理,而多半是因為技巧和手段用的不對頭。這技巧和手段/像平常幹活使用的工具一樣,幹什麼活就應該選用什麼工具。比如你要擰一個螺絲,用木棒不行,用鍋頭不行,而用扳手或鉗子肯定能把螺絲擰下來。你知道幹什麼活選用什麼工具是一個很普通很簡單的問題,但是你可知道辦什麼事該用什麼技巧和手段嗎?這後一個問題可不這麼直觀和簡單,如果不認真學習一番,可能就永遠不得辦事的要領。
本書所歸納和總結的正是古今中外特別是當今社會行之有效的辦事技巧和手段。學會了這些技巧和手段,你就不會再為“辦事難”而感慨萬端了。
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驗,要想在社會上體麵地立足和處世絕非易事。今天要辦這件事,明天要辦那件事,每一件事幾乎都不是一個人能夠孤立辦成的。因為人的社會性決定了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利益的社會性又決定了人們辦事的難度。因為每一件事都是對利益的追逐、交涉和競爭。辦事的過程是一個對利益的求索、角逐和分割過程。所以,“辦事難”其實就難在對各種社會利益的競爭上。
從一定意義上說,這個世界上的一切好的東西都是給能辦事和會辦事的人預備的,包括財富、地位、榮譽和一切與人生幸福沾邊的東西。這一切都被社會上一把隱形尺子撥到了能辦事和會辦事者的一邊,而不會辦事的人卻大都被置於對各種利益袖手旁觀的角色上。這顯然是令人十分悲哀和遺憾的事情。
一個人辦事能力強,就會在工作上得到領導的賞識和器重,在社會上得到朋友的擁戴和尊重,在事業上得到各方的支持和幫助,在家庭裏得到美滿的婚姻和愛情。所以,一切為成功和幸福而奔波和奮鬥的人們,都盡快學會辦事吧,隻要掌握了本書所提供的各種辦事技巧和手段,你就會如魚得水,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