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黃金周的問題不能都怪“長假”
2013盤點十一黃金周
對於黃金周期間出現的問題,大家更應該追根溯源、厘清脈絡,到底有哪些是因為長假製度造成的,哪些問題是公共服務短缺、執法監管不力、旅遊行業畸形發育,乃至民眾自身的選擇所導致的。
如高速免費帶來的交通擁堵,恰恰說明,我們的高速公路免費的太少,人們沒有形成合理的出行預期;像九寨溝發生的大規模遊客滯留事件,就暴露出當地政府、景區預警服務的不足,而且也缺乏相應的應急預案;香格裏拉宰客事件,不但呈現了當地旅遊業的混亂,甚至流氓化,而且,也讓人們看到了,當地旅遊部門的嚴重失職,以及個別執法人員的極端不負責任;當人們在抱怨故宮、長城人挨人、人擠人的時候,是否也應該後悔自己的選擇?
盡管,任何公共設施、任何景點都經受不住如此密集的人群,而人們之所以集中出行,也是因為平時假期太少,但是,也不可否認,長假恰恰也是令公共服務不足、旅遊業亂象集中曝光的一次機會。尤其是在智能手機加微博、微信傳播的時代,更讓這些問題及時、全麵地呈現在公眾視線當中。
同時,也因為民眾的出行而遭遇了觀念和現實之間的碰撞。尤其是,來自大城市的遊客與景區落後的服務,以及當地政府部門的執法監管缺位,產生不少摩擦和交鋒。
從長遠來看,長假製度確實需要改革,需要在落實帶薪休假製度的基礎上,給予社會更多休假的自主性。但是,長假製度的問題和其他問題,絕不能混為一談。無論是景區還是地方政府,在黃金周之後,也應該來個問題大盤點,反思哪些地方做得還不到位,哪些地方又做過了。總之,不能,簡單地將所有問題都推給長假,然後算賬數錢。(來源:網絡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