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蘿卜進家門

微型大觀

作者:仲達明

看著跑花木的弟弟從後備箱搬下一袋袋大青蘿卜,媽媽不由得埋怨起來:“什麼東西不好帶,要帶蘿卜回來。”

弟弟在山東花木生意做得好,每次回來,都要帶上些當地的土特產。聽媽媽這樣一說,他有點急了:“哎,這可不是一般的蘿卜。”

“蘿卜就是蘿卜,還能吃出肉味來?”媽媽邊說邊看那透明的塑料袋,“那,還帶著纓子,還沾著泥呢,連纓子、泥一塊賣了?”

“這叫保鮮。你賣花也帶著土球,不是也帶著土賣嗎?”弟弟說得有道理。

以前,弟弟從山東帶過西瓜、桃子、香梨、葡萄,媽媽從來沒有埋怨過,吃過之後還讚不絕口,可這一次,她還沒有吃,就沒有了信心。我知道她是怕弟弟花了冤枉錢,還多燒了油。

“媽,這可是濰坊蘿卜。”弟弟見媽不說話,搬下最後一袋討著媽的好。

媽搓著手,不說話。

我看著那透明的塑料袋,上麵兩行紅字:濰縣蘿卜,地方特產。

“濰坊的蘿卜,能不長在泥裏?”媽似乎依舊不高興。

我有些看不下去,打個圓場,說:“濰坊蘿卜還是出名的,就像我們這裏的花木一樣。”

“我們這裏叫花鄉,它那兒還能叫蘿卜鄉?”媽得理不饒人。

“說什麼來著?”弟弟似乎回憶著,“哦,煙台蘋果萊陽梨,不如濰坊蘿卜皮。你們不是吃過煙台蘋果萊陽梨嗎?吃過還誇好吃,告訴你們,它們還抵不上濰坊蘿卜的皮!”

媽媽似乎想起了蘋果和梨的味道,白了弟弟一眼,不說話了。

“多少錢一斤?”我有意打岔道。

“多少錢一斤?”弟弟驚歎道,“是多少錢一個!”

我知道自己又好心做了壞事。

“按個賣的?”媽媽更加吃驚,問道,“一塊錢?”

“一塊錢?”弟弟說,“媽,虧你能說出口?”

“五塊?”我問。

“五塊?”弟弟還是不滿意,“十塊錢一個,少一個子兒也不賣。服務區裏都排隊呢,有人搶。”

“真的值金子了。你這幾包不要四五百塊嘛?該拿走拿走。買一車蘿卜纓子回來,連吃的豬都沒有,還好,好什麼呀?”媽媽是嚇壞了。

“媽,這是人家地方特產,你先嚐嚐再說。”弟弟似乎無計可施,有些央求道。

“我看你亂花錢就來氣,還沒成家,也不知道攢錢。”媽媽眼圈有些紅了。

“他這不是忙做生意嗎?再說了,買回來也不是自己吃的,不是孝敬你嗎?”我急著拉個彎子。

說完,我把洗好的蘿卜切一截給媽媽,又小聲甜甜地說:“媽,你先嚐嚐。”

媽極不情願地接過蘿卜,看了看,見我吃得格裏嘣脆,便看著發愣的弟弟,歎口氣,把蘿卜放到嘴邊,輕輕地咬了一口。

“嗯,好吃,果然不同尋常。”我誇張地說。

弟弟盯著媽的嘴角,似乎等著答案。媽媽慢慢地嚼著,自己品嚐,就是不說話。

“媽,你還是說句話呀!”弟弟急了。

“好吃也不能值這麼多錢!”媽媽終於說話了。

“媽,你成天侍弄這些花草,看我在外麵賣得好,不是也常感慨‘花草花草,賣出去是花,賣不出去是草’嗎?”弟弟拿媽媽的口頭禪說事了。

一句話,說得媽笑了,嚼著蘿卜,差點嗆著。

責任編輯/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