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節 又見靈衝!(2 / 2)

廖凡聽得心中大駭,元始天尊乃闡教教主,至高無上,眼前這青衣書生居然敢口呼其名、一派興師問罪的模樣,若這書生不是一個瘋子,隻怕……

那灰袍和尚見到楊南,忽然施了一個威力甚大的佛印將風城困在其中,走到楊南麵前,拱手大喜笑道:“原來是教主駕到,弟子修為淺薄,恕罪恕罪!”

楊南歎了口氣,轉過身來,身上青袍儒衫瞬間消失,露出本來麵目,他身上那招牌七彩道衣燦爛生光,他苦笑道:“佛兄,自長安一別,今日方見,你又何必拘此禮數?”

這個灰袍大和尚,赫然便是昔日的佛印尊者了,他與楊南交情非淺,向來投契,不過,佛陀入滅,佛家失了氣數,此時已是日暮途窮、行將入滅,兩人再見,無數感慨瞬間湧上心頭……

佛印正容道:“教主莫非嫌棄我本乃佛家中人?”

楊南搖頭一笑,道:“三教同源,大道歸一,佛家道家,何必分得那麼清楚?佛兄何談嫌棄二字。”

地位不同,眼界自然就不同,昔日的楊南會存了興道家、壓諸教的心思,但今時今日,他已是天道主宰之一,哪裏會將教門分別放在心上?

就是後世彌勒,如今也不過是一個凡人,佛主都成了楊南後輩,何必再斤斤計較?

佛印微微苦笑,道:“佛陀入滅,傳音三界,凡我佛家中人,個個心聞佛旨,通天教主如今已是諸佛之師、諸僧主宰,凡佛門弟子,盡棄本教、改換道家門庭,我佛既有此旨,貧僧豈可違逆?”

上下不分、尊卑不論,傳出去就是一個大笑話,佛印雖與楊南曾有私交,但今日情形大不相同,視楊南如視佛陀,這便是他自居弟子的由來。

楊南凡間師輩尚要尊其為長,論資格,隻有大羅金仙方能成為通天教主的親傳弟子,佛印如今隻是尊者修為,連菩薩果都未能證得,實在更沒法相提並論。

楊南收起諸般心思,隻是笑道:“好,你我位雖有別,私交無礙,你自喚我教主,我便喚你佛印便是。”

佛印搖頭歎道:“天道轉變,世間當無佛家,佛印豈可再稱佛印,如今我正式入道,還請教主賜個道號才是。”

真入道,棄僧禮僧袍,改道冠道衣,一體上下,俱成道士,若非如此,豈不是成了掛羊頭賣狗肉!

楊南嗬嗬一笑,道:“好!佛印道印,俱是天道心印,何來什麼分別,你便叫道印如何?”

“道印是印,佛印也是印,此號果然神妙!”被授了正式名號的道印棄了禪杖金缽,伏地叩首道:“道印見過教主。”

兩人分了名份,行過禮數之後,楊南方才對著一旁呆立的張赤角,道:“不知道張公子可有空房?貧道與故友正要相談一番,不知可否勞煩一二?”

張赤角本是溫厚君子,一番驚嚇之後,漸漸定下心來,他眼見楊南舉手之間便製住那可怕惡賊,正有心親近,聞言點頭笑道:“原來道長是仙人下界,弟子心敬神仙,正當盡心侍奉才是。”

“如此,有勞張公子了。”

楊南看也不看那木雕一般的廖凡、困在羅網中的風城,隻帶著妙源、道印跟在張赤角身後,張家莊占地頗大,裝點精致,小小莊院也有竹林幽幽、精舍數排,張赤角將楊南三人領到精舍之後,命仆役侍女奉上茶點水果、自己卻在一旁小心侍候。

楊南本是為渡化張赤角而來,渡化要機緣,此時卻也毫不著急,他隻是與道印細細攀談一番,在道印種種言詞之中,對如今人界諸事漸有了解。

自楊南許諾二教入凡之後,三清教早早入世間傳道,他們身入朝野鄉間,算命風水、避凶測吉,觀望氣運,行正道輔助之法,數十年累功積攢之下,倒也讓大煌皇帝尊三清教門下泌元真人為大煌國師。

三清道教行於朝堂,上行於權貴門弟、下入凡間百姓之中,倒也博得一片好名聲。

國師之位落入三清教手中,截教門人不便插手凡間事物,隻是冷眼旁觀,卻也不與什麼泌元真人理論,江山終是楊家的,這一點無可改變,區區國師,還不放在他們心上。

三清道教中的門人子弟大多還守規矩,一不在凡間顯示神通,二不稱神稱聖,三不招惹截教弟子,看起來無為之極,隻不過,這是真無為還是假無為,便無人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