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節 青龍法珠!(2 / 2)

似這等風俗,若無真才實學,絕不敢上前去試,懸題招婿的宅院,足足不下上百個,個個門前人頭湧動、看者如雲,但真要上前去試的人卻少之又少。

所謂懸題示眾,有的是迷題,有的是詩詞,種種方式,不一而足,答對彩燈之題,尚要經過重重考驗,以南洲這文化鼎盛之地,這題目自然是刁鑽古怪、艱難無比。

“問,南山采柯,伐木為歌,蒼天為頂、大地如弧,何能做詩一首以讚?”

“能講一寓意可比難子集者,即為吾家快婿!”

“論一夢黃梁,究竟是夢真、還是夢假?”

種種彩燈之題,令人群之中傳來一陣陣評品驚歎之聲,或是哪家小姐姿容秀美、或是哪家出題聞所未聞,有的才子身旁聚起三五好友助陣,有的甚至全家齊上,種種情形不一而足。

楊南在這些大宅門前轉了一轉,忽然間啞然失笑,那彩燈上所懸之題,多半竟然與他成道之前、化身儒子時所著的‘難子集’頗為類似。

所謂難子集,其實是寓言類的題目,其中主人深意,若無十分聰明,哪裏能猜得貼切?

妙源見眾才子眉頭緊鎖、苦思良久的可憐模樣,不禁低低對楊南笑道:“郎君擅說寓言,竟引得儒門好玄談之道,這些佳人才子,可被你害苦啦!”

楊南嘿嘿一笑,擺手道:“與我什麼相幹?著經的是難子,我可是楊南,南子已成古人,他們若要怪,便去怪楊難就是。”

楊南就是楊難,但儒者楊難卻不是道家教主楊南,其間道理,妙源自然明白,她隻是搖頭道:“這風景也看了,熱鬧也湊了,赤陽轉世之身又在哪裏?”

楊南麵容一肅,搖頭道:“奇怪,那赤光本在這城中,怎的一下子消失不見?有道是有赤者,得德也,我赤陽大哥積善九世,論理赤德不滅,此世理該成仙,不知為何,到城中卻赤光退隱,蹤跡不見。”

妙源笑道:“郎君是關心則亂,有道是眾生如天、紅塵似網,你立於九霄之上,自然廣施慧眼、洞悉塵世,如今身在紅塵之中,便好似身在局中,如能何做局外之人?”

紅塵心、眾生意,便隱然凝成一股茫茫天意,修為到了楊南這等級數,越發忌憚種種威能法則。

他若現出真身,大運神通,赤陽蹤影必然一覽無遺,但此刻又怎能露出行跡?

楊南無奈,隻好將五鬼六童招上前來,吩咐道:“你們散去城中,尋一個頭升赤光之人,若是尋到,即刻到城中狀元樓複命,速去速回,不得有誤!”

天生異人,必有異相。

凡人肉眼凡胎,看到旁人種種神異,在修道中人眼中,一個凡人有否道根、有否氣數,卻可借法眼一覽無遺。

赤陽若在溫元城中,以五鬼六童的法力,自然可以找到。

五個小鬼、六個童兒難得來人間走一遭,早就恨不得混入人群中去嬉玩一番,此刻得了主人吩咐,便露出歡天喜地的神色來。

楊南麵色一沉,道:“你們要玩可以,不許胡來,先辦好我吩咐之事,日後便留你們在人間成道,若敢胡來,小心我法度無情!”

楊南戒律,一不可妄施術法,二不可顯露真形,三不可胡作非為,其它濟危救困、施福降露,那是積德之舉,他倒不去禁止。

開口笑等五鬼有楊南所賜的五株氣運仙草,正適合做施福陰神,六個童子各有神通,早得了楊南為他們煉的六行寶鏡,可為一方神道,隻要不胡來,楊南也就任他們去折騰。

五鬼六童唯唯而退,楊南卻牽著妙源素手,自往城中狀元樓而來。

這狀元樓清新雅致、占地頗廣,乃是溫元城中觀景妙地,楊南尋了一個臨街雅座,與妙源相對而坐,窗外月明星燦、銀河皎皎,天上地下、一派輝煌。

樓中多有青年夫婦攜妻帶子在臨街看熱鬧,在他們臉上,亦是顯現甜蜜回憶之色,看來昔年在嶽父門前苦思對策、力求攜美而歸者,也有他們的份兒,如今想來,卻是另一番嗞味……

七夕佳節,天人永恒,

應緣邂逅,遂定終生。

楊南與妙源相視一笑,兩人手掌緊緊相握,凝望著這遊人如梭、燈火輝煌的燦爛美景,心中如飲了仙家玉釀一般,陶陶然隱有醉意。

“風兄,休要看這些凡人氣象,張家那龍靈青玉你拿到手了沒有?”

天人私語,其聲如雷,滿街歡聲笑語之中,楊南耳中轟然響起一個聲音,他麵色一變,猛然抬起頭來,卻見半空之中兩個人隱身而立,似在攀談!

“廖兄,我本以為輕而易舉,哪知可恨那半傻小子,不知有何德何能,那龍靈青玉竟以他為主,著實難纏,若不充法將他斬殺,隻怕這仙玉想拿也拿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