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節 紅塵事了!(1 / 2)

楊南放下竹筷嗬嗬笑道:“就你性急!也罷,我今日倒想起從前聽過的一個佛家故事,你們若是願意,便聽聽就是。”

“啊,願聞先生妙言!”

眾人一聽楊南又要開講,當即各尋座位,屏氣凝神,靜聽楊南今天又講什麼玄奇深奧的奇妙故事來。

楊南以竹筷略沾酒水,在光潔如玉的桌麵劃了一個大大的圓,口中低低歎息道:

“佛陀未成道之際,曾有一世為西方一國之主,這位國王生性仁慈,德行高遠,愛惜一切生靈。

忽有一日國主出行之際,遇一白鴿被鷹追趕躲入袖中,鴿曰:遇鷹追趕、恐傷吾命,求王救之。

鷹落王前,苦求國主還它白鴿,曰:吾食肉糜,得以活命,王惜生靈,不予白鴿、如殺吾命,於心何忍?

國主無奈,既不忍令白鴿為鷹口之食,亦不忍令鷹餓死,故而問鷹所需幾何?

鷹曰:不貪心,隻平等,若王之肉,與鴿相等,便心滿意足。

國主遂取一稱,置鴿其上,揮刀自割臂肉填之,誰想那小小白鴿,其重異常,國王臂肉割盡淨而稱猶未平,王遂將全身之肉割盡,稱猶未平,於是,王最後奮然湧身一跳,躍入稱上,此稱乃平……”

楊南說的,是後世中人人皆知的佛祖割肉飼鷹的典故,佛陀誌在眾生、舍身為人的故事充滿悲壯色彩,在他口中講來,自有一股凜然無畏、慈悲無量的氣息。

待他說到國王為救白鴿將全身血肉割個幹淨,以致於以身相代時,眾人無不驚呼一聲,麵露不忍之色!

楊南講完故事,心中也忽有感念,佛家顧念眾生,不惜以身相代,一股剛勇至善之旨,實是獨善其身的道家比之不及!

能做到那等地步,實已晉至無人、無我、無天法相,光是這一股舍已為人的壯烈,放眼道家萬千仙人,隻怕沒一個能做得到!

成佛要修法眾生、無視一切榮辱,成仙卻是傾眾生之力、萬千靈力凝於已身,這與佛家恰好相反……

“善哉善哉,這位國王為救一鴿,不惜舍身以代,佛家慈悲之心,可見一斑,先生這個故事雖是講佛,實是在講眾生之仁,若人人皆有如此善念善行,天下何有紛爭殺戮?”

最先從故事意境中醒來的風相滿麵讚歎之色,他雖是妖,修的卻是道,與佛家並無關係,但三教同源,佛家慈悲渡世的至理用於道家同樣有效。

楊南微微笑道:“佛陀大德,不知曆了千世萬世方才成就無量大能,佛愛眾生,道亦愛眾生,割肉飼鷹雖然悲壯,卻明顯落於小乘,若能以有用之身、教化天下,使其人人仁善、眾生皆平,方才算是大乘境界!”

三個莊主如聞仙音,連連點頭道:“妙……實在是妙!先生若去修道,隻怕成就非凡,大乘小乘,立分高下,救一人不如救眾生,舍一身不如舍一生啊!”

“大乘?小乘?原來通天教主心中,救世人也分高下之別,嘿嘿……果然有些門道……”

淺笑聲起,隻見一股淡淡微風過處,宴席上忽然多了一個滿身補丁的年青乞丐,這乞丐支著手中青竹杖,眼眸凝望著楊南,微露讚許之色,道:“閣下既然說佛家心懷眾生之德,豈不知我道家亦是慈悲無量?如此說來,佛家當為小乘,道家方是大乘,是也不是?”

家中忽然來了怪客,當即令風相臉上變色,他厲聲喝道:“你是何人?如何能登堂入室、直行於此?我那些家丁怎的都沒攔住?”

“夏蟲不可語冰!”年青乞丐微微負手冷笑道:“區區幾十個小妖,那些廢銅爛鐵一般的迷蹤陣、迷霧陣便也想攔得住我?還給你吧!”

叮叮當當的響聲之中,青竹、靈石、符錄、飛劍等布陣靈材瞬間從乞丐破爛袖子中飛出,足足掉了一地!

風相三人麵色大變,這些材料可不正是布在風家莊外的各種禁製材料?

風家莊既是妖精洞府,自然少不了各類禁製,客人來時若無莊主指引,隻會在莊外徘徊罷了。

眼前這個貌不驚人的年青乞丐不知什麼來頭,竟然能舉手之間將遠勝武者的家丁製服,更可怕的是,他悄悄潛入莊內,不僅風相三人沒能發覺,就是楊南也沒有半點預感!

如果這個乞丐心存不善,隻怕滿莊上下,傾刻間無一活口!

風相三人驚駭之際,楊南心中瞬間掀起萬丈波瀾,他默運仙眸定睛望去,卻見這個突然而至的乞丐身上半點靈光也無,好似生來平平凡凡,根本沒有半點怪異之處,除了那一身乞丐衣極是整潔外,根本就是一個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