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節 因果之劍!(1 / 2)

既要論功行賞,在長安一戰中立下功勞的各門各派便是一個不落,盡數得了廟主、巡按、掌筆等職。

不過,數萬道家子弟分散到天下,實在如杯水車薪,微不足道,天下各廟何其眾多,想讓各廟各職俱有其人,實在是為難……

蕭儒既領真君廟總執掌,此時也當仁不讓的在一旁相助,他向來多謀善斷、才學過人,見到這等情形,也皺起眉頭道:“楊兄,真君廟門下雖有數十萬妖兵,但卻生性粗陋、不識人文,隻可當神丁鬼差,而不能成巡按、緝察,這人數缺口如此之大,可如何是好?”

楊南麾下妖怪眾多,道家子弟也是不少,可是這些人當起廟主、司天、神丁數職來得心應手,但是做起文書往來、掌筆、掌刑等職就力不從心,朝庭文官向來都是儒士擔任,其中道理不言自明,楊南若是亂任文職,隻怕這真君廟也未必真有效用。

楊南嗬嗬一笑,道:“蕭兄放心,這文職人員我已安排妥當,隻等蕭兄調用就是。”

蕭儒大是好奇,道:“楊兄當真是好手段,何時又收得無數才俊能為你所用?”

楊南若要用人才去當文職,定是非儒門儒士莫屬,但天下儒門元氣大傷,各院子弟以凡人居多,要讓這麼多儒士去當文職,如何能行?

楊南見蕭儒臉上敬佩之色,緩緩道:“儒門亦是三教之一,從此之後,凡人書生可去科舉應考,在朝庭為官,身懷儒術者便可入主真君廟,成為一廟之主,真君廟雖是道廟,卻儒道融合、你我一家,既能共治天下,又能三教太平,豈不是一件妙事?”

在楊南心中,儒門分為兩種人,一種是凡人書生,一種是儒士,兩種人截然不同,儒氣有成的儒士已與各教修士相同,同樣是修行者,而凡人書生卻隻是凡人,並無半點神通。

如此區分,定能讓各院儒士心滿意足,楊南連真君廟總執掌都讓儒門中人擔任,真君廟其實已成另一個朝堂,作主的依舊是儒教,各個宗師豈會反對?

蕭儒心中頓生敬畏之心,楊南這一手於無聲之中化解了儒門反對之勢,既能給儒門應有的地位,又將儒門一分為二,從此再難有龐大實力,當真是厲害無比!

楊南從人皇印中懾出元曆太子和方守正等數個白色魂魄,笑道:“人皇煉獄中冤魂無數,每朝每代皆有才俊蒙冤而死,如今天下神廟皆缺稱職人手,正好令這些才俊積些功德,好去投生轉世,此事一舉兩得,如何不為?”

方守正早與他商量過此事,當即點頭道:“南兒說的極是,人皇神印中大惡者極少,縱有惡業,也應有補過機會,方能顯得天道浩浩威德,這真君廟文職一事,我們盡數接下了。”

蕭儒見楊南用人皇神印中的數百萬鬼魂充當文職,心中暗暗讚歎不已,曆朝曆代能為人皇所忌者,一定是世間俊才、人中龍鳳,這等人物放眼天下俱是一時之選,此時忽然間多了數百萬人才,填補真君廟空缺,真是綽綽有餘……

蕭儒隨即領著數百萬鬼類,製名冊、分類別、授職業,各處文職俱有儒門子弟子或鬼類擔任,就連無數鄉鎮村落所設之土地廟亦是補的滿滿當當,再無空缺!

這一來,正殿中人皆大歡喜,得了欽命的各個廟主領著麾下文官武將、兵丁書吏告辭而往屬地而去,個個麵上都是歡喜之色。

人皇未定,真廟已設,天下亂勢眼看就要一鼓而平!

楊南長長的鬆了一口氣,一旁藍清撚須大笑道:“阿南別出心裁,製真君廟而將天下俊才一網打盡,大有聖皇風範,不當皇帝,實在太過可惜了!”

論手段、論心術、論機謀,楊南在藍清心中實在是最好的帝皇之選,不過,他也知道楊南以堂堂道家教主之尊,決不可能去做人皇了!

楊南心中汗顏,搖頭謙遜的道:“藍師勿要笑我,這帝皇人選還需藍師來挑,我此生隻求天道,人間富貴早就不作奢望,隻是師尊有命,不得不為罷了。”

藍清見儒家子弟個個心滿意足,心中也是歡喜,這真君廟雖然越然朝堂之上,但握有實權者卻多是儒士,廟主、司天、神丁多是妖魔鬼怪、道家弟子,但巡按、緝察等職卻盡是儒家子弟,儒門並未因此衰弱,他又何必反對?此時聽得楊南有意定下人皇人選,不由訝然道:“阿南莫非要從李氏諸子中挑選一個繼承皇位?”

大元氣數已盡,李氏數代帝皇皆是倒行逆施,已算失盡人心,楊南此時就算不從李氏諸王中挑選人皇,天下百姓也無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