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節 四絕魔陣!(2 / 2)

天地七神製定的律令非同小可,若是三教先行逆反,一來名不正、言不順,二來天下各路隱士、聖人、妖魔皆可插手人間事務,可謂遺禍無窮!

以純王的精明,如何肯開這個先例?

以如今形勢,楊蘭擺明車馬要以修道者對修道者,長安城的爭奪就要看各自兵力將帥優劣了。

楊南麵露微笑的道:“楊蘭誌向廣大,果有定鼎天下、雄居海內的雄心,他既要成為人皇,名份不正可不行,就算他得罪三教諸派,隻要他是倚靠爭奪掌握社稷神器,就是上界神仙也無話說。”

李浩擊掌點頭道:“正是如此,楊蘭龜縮不出,我們也隻能讓九洲子民多流鮮血,實在令人痛心疾首!”

數百萬士兵數天來死傷已達數十萬,若是再攻下去,隻怕最後剩餘的兵士不足五十萬,李浩已將九洲視為囊中之物,如何肯令百姓銳減?

“殿下仁心柔腸,實在令人敬佩。”楊南抬起眼來,望見蕭儒神色自信,顯然是胸有成竹,他搖頭笑道:“想必蕭兄已是智珠在握,不如請蕭兄為我等指點迷津如何?”

蕭儒淡然一笑,道:“楊兄過獎了,蕭某隻是想到一個法子,可令楊蘭按捺不住前來應戰。”

楊南笑道:“蕭兄有何妙策盡可說來,如今人界當以正道儒門為先,小弟自當追隨就是。”

蕭儒點頭一笑,指著廣闊無比的長安城上空笑道:“我三教高手雲集,聽聞長安城中亦有上仙司、魔界高手、天下各路宗派、妖魔助戰,若是三教飛入上空,立旗挑戰,想必城內高手定是坐不住要來應戰,這樣一來,長安之戰便可早日解決,以免天下百姓死傷過多。”

楊南指著長安四座宏偉城門道:“以蕭兄之意,我們是一擁而上,還是分兵而擊?”

蕭儒搖頭笑道:“不知敵人數量多少,不如楊兄自領教中高手攻戰一門,我領儒門占據一方,佛印三僧占據一方,三方籠住天空,楊蘭若是不應戰,我等便攻入城中,先斬盡敵方修士,長安城反掌可破,且不算違了律令,如何?”

李浩眼睛一亮,大喜叫道:“圍三闕一,兵法之道,蕭兄果然高妙,既如此,我便命四大將軍暫緩攻城,且看仙師角力結果如何!”

爭天下,靠的是人心軍力,定天下靠的是修士強弱,治天下靠的是謀士良材,在場每一個人都清楚,長安之戰勝敗,不在於百萬雄師,而恰恰在於從不參與爭位之戰的修道界!

楊南一拂袍袖笑道:“既如此,我便去往東門,籠住東門虛空,升起道家大旗,且看何人前來於我對戰!”

李浩隨即派遣使者,將最新命令傳到前方四將處,不多時,蒼涼牛角嗚嗚響起,百萬大軍立時轉身,按各自陣形緩緩後退,攻城車、破城槌等龐然大物被諸軍圍在當中,護得嚴嚴實實。

原本交戰地帶此時空無一人,隻留下無數屍體、刀劍、槍戟,處處鮮血淋漓,一派淒慘景象。

楊南見百萬之眾攻如熱火,退如木林,可見四將俱是兵法名家,虛名之下果無虛士,他回過頭來笑道:“貧道這便去往東門,寄望此戰之後,天下太平!”

蕭儒、李浩拱手相送,長安城中守軍忽見敵軍退兵,正納悶之際,忽見東南北三門上空騰起無數修士身影,道道華光閃過天空,天空忽然暗了下來,好似大雨欲來烏雲鎖城的景象!

楊南帶著眾道士飛入東門上空,在雲層中望見底下長安城景物依舊、人多如蟻,微微歎息道:“長安長安,長治久安,這座千年古城又將經曆一次戰火,我等即將助明君定鼎長安,諸君當奮力向前,不畏死難才是!”

靈衝跟在楊南身後,望著長安城內寂然不動的眾多守軍皺眉道:“師兄,他們隻是不出,我們該立起什麼大旗?”

楊南淡然一笑道:“儒釋兩教必定會搶先出手,以先聲奪人,彰顯各自教門威儀,我們且最後立旗就是。”

三教同伐楊蘭,雖是盟友,卻要相互角力,定了天下之後,三教勢力要重新規劃,哪一個教派能在長安之戰中出盡風頭,便能擁有世間第一教的名望,其影響極其深遠,到得楊南這個層次,心中自然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