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南眼露冷光,淡淡道:“此次四路進逼還隻是小手段,我欲在長安來個三教聚首、諸派同源,不論是我道門的掄才大典還是佛門稱經法會、儒門坐而論道,三教無數高手齊聚長安,我看楊蘭到時如何應付?”
李浩眼眸一亮,大喜道:“世兄手段高妙,能令天下修道仙師齊聚長安的話,那數十萬妖魔反掌可滅,實在是妙……妙哉!”
楊南微微一笑,心底卻是半分把握也沒有,天下各門各派,統分三教,但三教分支繁多,想要令他們號令統一、齊心協力對付楊蘭,要花的力氣絕對不小,更何況,楊蘭並非死人,他如何不會相應作出反應?
眾人府廳中商議已定,純王李浩當即派遣手下宗師持令前往各路傳令,玄洲袁瀚、南洲方達、南大營統軍將軍左鋒水陸並進,兵鋒直指長安!
楊南可不管純王如何調兵遣將、運籌帷幄,這些凡人兵事自然有純王身後那無數賢人謀士相助,臨陣用兵,楊南的經驗遠遠不及那些沙場宿將、老成謀士,更何況起事之初楊南便說過,隻管天下修士,不管凡人事務,純王李浩多年苦心經營的老本雄厚,當即便如一架全速奔跑的馬車般運轉開來。
楊南坐鎮霸沮城,令純王心中一定,各項命令、調遣、安排至霸沮城內分飛各方,黃洲氣象猛的為之一變,隱然有大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楊南將手下四個親衛統領盡數招來,命他們在天習的帶領下,各往冥河、佛宗、儒宗、兵宗各洲使者處傳信,傳達大會長安的意思,四大親衛統領和數千親兵在不滅雷舟中呆了許久,此時見小爺放他們出去奔走,不禁個個眉開眼笑。
楊南望著他們一臉冷肅的道:“此番你們出去傳令,一路上若見到妖魔作亂、各處紛爭都不必理會,隻要將我的話傳到各宗各派耳裏就是大功一件,若是出了差池,嚴懲不怠!”
老螃四人齊齊拱手道:“小爺放心,就是剩下最後一個人,小的也要將小爺話語傳到。”
楊南想了一想,又道:“你們各帶五個宗師級甲符神將去,若有危險,便棄了神將而逃,除非對上尊者聖人,否則定可全身而退,萬事以性命為重,不可大意。”
老螃四人見楊南珍重叮嚀,眼中生出感動之色,躬身退去,楊南轉過頭來,望著遠方,心中呐呐的道:“十二叔,天下棋局,我的棋子已落,不知你將如何應對呢?”
“報……大將軍!常嘯將軍星夜從黃洲派人傳書而來。”長安城楊府內,一名風塵仆仆的軍士氣喘籲籲的將手上秘卷跪地奉上。
楊蘭神情淡然的伸手接過秘卷,目光淡淡一掃,便將常嘯稟告之事盡入眼中,他不動聲色的拂手將秘卷化為無數細小灰塵,陰沉的臉上露出一絲會心微笑。
府門外匆匆忙忙進來一個楊府衛士,向楊蘭抱拳恭聲道:“大將軍,太子有請會酒未奐宮!”
楊蘭點點頭,回首望著那依舊跪地不起的軍士,眼中露出一股溫和神色,道:“叫你們常嘯將軍兵歸長安!一路上諸城自有人把守,他不必停留。”
軍士臉上一怔,隨即恭聲道:“小人遵令!”
楊蘭步入未央宮之際,宏偉壯麗的未央宮燈火通明,星星點點的燈光將偌大殿宇照得如同白晝,一群群宮女婉轉婀娜,正隨著曲樂在大殿中翩翩起舞,太子李柯、天王李煜、安平王李乾等一眾王爺、公主俱列席中,一時間鶯歌燕舞,滿室生香。
李柯見楊蘭駕到,一張俊臉上露出幾分真心歡喜之色,道:“楊卿,快快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