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南雖學了道,可惜道行太淺,雖成了一番氣候,可惜總比不上高手如雲的軍隊,比起占了天下五分軍力、朝庭正統、霸王數十年苦心培養出來的楊蘭,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狂歌眼光何等厲害,立時便判定兩叔侄論勢力的高下來。
楊南默然不語,狂歌從不虛言,他既說自己難敵楊蘭,便八九不離十,隻是家仇豈可不報?
“前輩,依你之言,阿南此去長安,豈不是自尋死路?”元衲聽得狂歌評價兩人高下,麵上不由升起一絲憂色,他心知無論是出何種目的,楊南是不會放過楊蘭,身為知交好友,他不能不多了一份擔心。
狂歌目露神光,傲然道:“我所創六道渾元功已近天道之旨,楊蘭縱然稱不上武仙,卻也算是世間頂尖高手,武道亦是道,你雖有一身肅殺銳氣,卻法力太低國,楊蘭已將我六道渾元功練至大成,步履之間隱有至道之妙相隨,你想殺他,不學我新創的感應七法斷不可能!”
楊南聞言奇道:“感應七法?到底何武功?難道這武功竟比道法還厲害麼?”
狂歌見他臉上滿是不信之色,束手淡淡道:“我年幼之際便立下以武入神的誌願,一生苦心修煉武道,武功道法,觸類旁通,無非全是尋得天地永恒存在的法則而已,少年披荊斬棘、一腔豪情,故戰無不勝、殺人如麻,青年滅國無數、威服四方,霸氣縱橫,待到中年之後,漸感天人相應、萬物造化之妙,這太上感應七法乃是我四十年苦心所得,比起年青時候少了七分霸氣,卻多了十分大氣!有道是天道如恒,遠勝人間霸氣,太上感應七法,講正是以武道悟天道,真正達到上古之時大神通修士的上乘境界!”
‘以武悟道?’ 楊南見狂歌如今雖隻是鬼魂,卻依然氣概不減的模樣,便知道這太上感應七法果然非同尋常,否則,地府中的鬼王也不會廢盡心思、下了暗手才將他擒來。
楊南微笑道:“前輩,你畢生武功精既然如此驚天動地,晚輩怎好憑白便得了去?”
狂歌搖頭道:“當日我閉關近十年,已經感覺一隻腳踏入仙級門坎之中,心中頓生喜意,便視為平生第一頭等大事,其餘諸事便不想再去理會,楊蘭種種惡行我並非不知,但他乃是我唯一親傳的衣缽弟子,我隻想先成武仙,然後再讓他懸崖勒馬、重回正道,哪知他求我出頭不成,反倒察覺了我心中打算,這才中了他的暗算!如今我肉身盡毀,武功一道已然盡數成為泡影,你天資不凡,學了我的武功,也算是為我傳承香火,他日若能為我尋一傳人,將這太上感應七法傳下去,我便死而無憾了!”
武道中人,若沒了肉身,何來武功?楊南見狂歌一臉落寞神色,心中不禁惻然,如果隻論武功,霸王已算得當世第一,但是他武功雖然厲害到幾乎能與道法神通不相上下,卻也禁不住陰謀暗算,落得孤魂野鬼的下場,實在叫人感慨。
“好!前輩所托,定不敢忘,晚輩便學一學這太上感應七法,看看這人間武道,究竟有何神妙?”楊南當即便答應下來,為狂歌尋一個傳人,將他這一門獨特武功傳下去,這件事也不算太難,能一窺武道玄奧,如何不為?
霸王狂歌似是早知道他會答應,凝眸道:“小子,你學了兵宗以兵法萬法之道,又學了眾多亂七八糟的法術妙訣,這大道無數,你究竟以何為立身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