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節 陰陽靈竅!(2 / 2)

天地若無規矩豈不是混亂不堪?方今天下不正是有人破了規矩才會造成四分五裂的後果?

所以,不論是人是仙、是妖是魔,這規矩斷然是少不得!

言錢聞言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楊南接著朗聲道:“心者,濟世之學、天下正道也,豈不聞嫂溺叔援,命重與禮乎?我心學之道在乎心,稟正氣,懷世人,此心可昭日月,若為蒼生,雖千萬人,吾往矣!故,心大於形,而不能無形,形不可無,亦不可為囚籠,

無禮而無秩、無心則無生!

我儒門中人當隨機應變,隨心而為,方能為國為民,傳我神州衣冠,揚我儒學典範!”

楊南夾雜著前世觀點侃侃而談,言談以手撫須,漸漸聽到妙處,不由叫道:“好個稟正氣、懷世人,雖千萬人吾往矣!此言道盡我心宗神髓!你真乃我心宗不二傳人!這山長你是當定了!”

楊南苦笑道:“言師,我是道士,如何能當這儒門山長?暫代……隻是暫代而已……”

他一番言論自然說的是前世儒者的作為,隻要對天下百姓有利,哪還管什麼符不符合禮儀?心學就應當是一種救世濟民的思想,而不是一種束縛人的規矩,假如明明遍地災民,儒門形宗卻說開倉放糧不符合朝庭規定,一定要等到聖旨下達才能這麼做,那災民不是橫屍遍野?

心宗卻大是不同,隻要對世人有利,對大多數百姓有利,心宗便主張去做,這似乎很沒規矩,但一切出發點在都在於一顆濟世之心,也不會做錯什麼事情。

天下若沒有規矩,那天下便不成天下,但天下若是太多規矩,那這人便什麼都做不了!

禮教害人,數千年曆史皆可見證,但天下大亂,也同樣是禮數規矩出了大問題!

心宗追求的其實是大部分人的利益,百姓利,而心宗為,百姓不利,則心宗反對!

即使站在百姓對立麵的皇帝、權貴,一樣會被心宗拉下馬來!

所以,老國公在世之時,代表的正是天下人之利,在天下百姓心中具備了無上的威望!

心宗、形宗之爭,以楊南前世的經驗,無非就是兩個字——適度,隻要凡事適度,那便諸事皆妥了。

這番思想自然大是符合心宗學說,三大執掌、諸位師者當即讚歎不已,更加把楊南認為是山長的不二之選!

藍清走上前來嗬嗬笑道:“小家夥,你就別愁眉苦臉的啦,幹活我們去,名頭你來當,以後走出青冥山胡楊書院的學子個個是你的徒子徒孫,你就偷著笑吧!你以為這青冥山長是誰都可以當的麼?”

楊南轉念一想,這倒也是,教書育人他不會,著書立說他也不行,隻顧一個名頭,卻收獲一大批官員士子學徒,這種好事天下哪裏還會有?除了這萬事唯心、行事幹脆利落的心宗,其它地方哪可能會這麼做?

“好!既然諸位師長定要小子就任,那小子便也不推辭,隻是今後書院諸事一切照舊,小子就隻當一個名頭便是。”楊南也是幹脆,既然推不過,那便任了就是,以後再找人替上就行。

三大宗師見楊南做事也如此果斷,連連捋須讚許,楊南想了一想,便將身後方玄拉了出來,將他身上所具異相說了一遍,最後道:“諸位師長,你們看方玄可否傳承儒宗衣冠?”

公輔仔細看過方玄手中異相,撫須大笑道:“我就知道你心中不願當這山長,這不,還真拉了一個替補來了!不過,這替補比起你來,實在更加適合啊!”

楊南心中本來早有定數,見得諸位儒門宗師肯定,當即喜道:“如此說來,方玄可以得授諸聖手卷,繼我之任而成一宗之長了?”

言錢搖頭道:“不然,方玄還需苦讀詩書,若煉儒術,他日還要看心性如何,諸聖手卷斷然不能落到心術不正之人手中,否則便有大害!當日老恩師將這手卷托付予你,便是深知你心性雖厲,卻持心稟正,雖不是什麼正人君子,但卻一樣有濟世之心,否則我儒門聖物豈能落入道門手中?”

言錢神色之中,似也不把昆侖派放在眼裏,儒門三宗若是聯合起來,未必會比昆侖派要差,討回宗門聖物,豈不是小事一樁?

楊南心中戰戰,這儒門聖物幹係重大,當日自己萬一要是把它丟了,那今天這一群老頭還不用手中書卷朱筆把自己打死?

老爺子當日可是什麼都不說,楊南哪裏知道這卷諸聖手卷竟是心宗掌門人的信物?

一生縱橫朝野的老爺子實在也太牛了一些,幾乎將什麼都安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