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時間晃眼即過,楊南此時與三年前卻大不相同,無論道法修為還是心性都有了很大的改變,修道的時間越長,他便越發能體會到這天地之中,除長生之道外,實無他物值得留戀。
道法無窮,神通無盡,人生百年彈指即過,紅塵不過是轉瞬即逝幻景罷了,唯有無上天道才是永恒目標!
楊南功法越煉越深,身上那股凜然出塵的氣息就越發濃厚,他遁光所到之處,昆侖諸峰中的外門弟子、記名弟子見著無不躬身施禮,到得天門處卻意外的見到了一年未見的元衲!
此時的元衲與三年前並無太大區別,臉上依然洋溢著燦爛的笑容,三年來長高不少,身上卻依然是一襲破爛的百衲衣,他正與看守山門的弟子交談,楊南停下遁光,落地來到他身旁,見他臉上雖依然笑容滿麵,卻似是有一股鬱鬱之氣,楊南心中大奇,元衲身為記名弟子,怎的還穿這身破爛衣裳?他不由得叫道:“元衲,你在這裏做什麼?”
元衲回過身來,見是楊南叫他,臉上露出了幾分欣喜之色:“楊南,原來是你,三年未見,你可好麼?”
楊南見這小和尚入了昆侖派卻依然渾然天真,有心要開他玩笑,上前摸摸他長出頭發的頭笑道:“師祖也不叫一聲麼?你好大的膽子啊!看我不打你屁股!”楊南是內門弟子,元衲是記名弟子,輩份差了兩輩,他們少時相遇,此時開個玩笑倒也有趣。
哪知元衲聽得他取笑之語卻黯然道:“你如今須也不是我師祖,我也不再是昆侖弟子了。”
楊南見這小和尚不像是在說謊,皺起眉頭道:“你不是已是昆侖記名弟子了麼?如無原故,誰敢逐你下山?”若是元衲受了委屈,楊南雖然失勢,卻也要替他要一個公道回來!
元衲不是艾慕雲,這樣天真樂觀的少年怎會被趕出昆侖派?
見楊南麵色不悅,元衲眼中閃過一絲暖色,搖頭低聲道:“不是他人趕我,而是我實在不想在這昆侖派中呆下去了。”
楊南心中越發生起疑心,這元衲雖然根骨不是上佳,但生性堅毅無比,三年前一起上山之時就見他百折不撓,僅憑肉身便上了七行七煞道,這般毅力心性連自己都不如,此時卻忽然要下山去,這其中沒原故才怪了!
他連連追問之下才明白,元衲下山的原故不是別個,正是受了自己的連累!
那李長青雖然被免了外門大弟子之位,但是李氏子弟卻在外門中勢力不小,楊南既入內門而且足不出戶,他們便無從下手,但是身為記名弟子的元衲卻處處受到了排擠和冷落,三年中不但武功依然低微,連職司也是最髒最累、他人最不願意做的事!
這三年來,元衲屢屢遭人辱罵、為難,就算他再樂觀,在這昆侖還如何呆得下去?
楊南聽得元衲斷斷續續的訴說,心中頓時冒起三丈無名火,眼中殺意凜凜,這李家真當這昆侖派是自家的麼?
不就是一個正宗傳人長虛麼?不成兵聖、兵仙,長生無望,再狠再強又有何用?
現在逞強還太早了點吧?唯有在長生之道勝過他一籌才是正理!
楊南心中思索,口中卻道:“元衲,你要知道,修道非是坦途,受些委屈也是有益道心,你是受我所累,他日這口氣我一定替你討回來便是,你不要下山了,便去我洞府就是,無論武功、道法,全包在我身上便是。”
楊南一向不欲多管閑事,但是眼前這元衲生性淳樸,因自己之故而棄了仙途,令他心中也有幾分愧疚之意,當下便欲將元衲前程包攬過來,以他內門弟子的身份,去找些絕頂武功秘笈和低等道法自然是再容易不過的事,元衲若是願下苦功,他日境界大成後想要什麼道法沒有?
隻要元衲成就大道,將來還怕討不回來這些舊賬?
楊南這般勸說之後,元衲卻依然搖了搖頭,一臉堅決的道:“楊南,我知道你是一片好心,可惜我對道家失去信心了,這天下修行宗門並非隻有道門一脈,我就是換了儒門、魔門、佛門也是一樣!”
楊南心下黯然,這修道講究緣分,元衲受些小挫折便放棄修道豈非緣分之故?否則以他心性怎會因一點小事便看輕了道門?
一直以來叫他小和尚,卻沒想到今後他居然真的要成一個和尚了!
楊南可不會以為元衲真的會去讀書著說做起儒者,魔門更是講究心腸陰毒、無所不為,這元衲天真淳厚的心性更不適合,唯一的道路便是那廣開方便之門,不需異相便能修法的佛門了!
“好吧,既然你心意已決,我便送你一程,你我總算緣分一場,他日你有所成時,我們再相聚便是。”楊南也是生性果決之人,見元衲勸不回轉,便不再強求,或許,他在佛門能成就大道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