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王回來的時候,那模樣真心是挺慘,雖然四肢還齊全吧,但明顯精神不怎麼正常。整個人骨瘦如柴,身上臉上還帶著擦傷,就如同驚弓之鳥般,任誰湊到他跟前兒,都能嚇得他一哆嗦!
好好個大老爺們兒,二十多歲正當年,瞧那模樣,竟像要廢了似的!!
不過,聽了他這一路的經曆,宋蘺和鳳寧兮才多少理解了,他為何是這般模樣,著實是……一言難盡啊!
其實,一路風霜,靜王剛送永安公主和親到金族的時候,受的待遇還是不錯的。終歸他是‘娘家人’,哪怕金族野心勃勃,族群又稟性彪悍,可彪悍歸彪悍,人家又不是傻子,在沒準備撕破臉,而大明又送了公主和無數嫁妝的情況下,金族人對靜王這一行人,還是挺熱情的。
載歌載舞,殺牛烤羊……在天寒地凍的時節,一路風霜行路數月的疲憊中,靜王很輕易的就接受了阿骨裏相邀他略做修整後,在返回洛陽的建議。
畢竟,人家說得對嘛,他妹妹才遠嫁,對金族並不熟悉,他做哥哥的多陪幾日,父皇母後想來不會有意見,且,這天寒地凍的行路確實不方便……靜王幾乎沒怎麼思索,便暫時留在了大金!!
結果……
這一留,可就走不了了!!洛陽的勁暴消息一個接一個,金族也不知哪裏有渠道,竟然知道的那麼快速和清楚……自從太子起事,阿骨裏就把靜王扣下,依然好吃好喝,行動卻不在自由,甚至,就連永安公主……靜王都見不著了。
隨後,隨著洛陽的局麵越來越糟,又是死錦王,又是囚兄弟,明宗帝還失蹤了!靜王的處境便越來越艱難,到後來甚至被趕出帳篷,住進了馬廝裏,整日遭金族小兒戲耍,偶爾還有金族大臣逼問他邊境關防種種……好在靜王是不管事兒的,哪怕被折騰了夠嗆,幾乎想死,但,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順嘴胡說的結果不過是挨揍挨的更多……
就這麼熬了幾個月,靜王幾乎瘦脫了形,精神都不大正常了,卻在一日黃昏,被永安公主的貼身嬤嬤所救,偷了出來!!
那嬤嬤說:洛陽中判亂已平,明宗帝出現,太子和皇後遇難,而金族卻想借大明危難之時發兵攻打,占個便宜……永安公主知曉後大驚,卻因身份——大金可敦和身為女子逃亡不便,想方設法救出靜王,讓他快快回轉洛陽,將消息送回去。
對此,靜王驚慌失措之下,也沒別的辦法。實在不想留在金族受折騰等死,哪怕獨自回洛陽路途遙遠,不知要遭怎樣的磨難,但他還是答應下來,拿了永安公主收拾出來的行囊,他跟著嬤嬤偷偷溜出,騎上高頭大馬,一路飛奔而去。
連頭都沒敢回啊!!
隨後,轉天功夫,他僑裝混在牧民中買糧的時候,便聽說了‘可汗新娶的天朝可郭自盡而亡’的消息……永安公主死了,靜王傷心之餘,更多的不安,不知該如何是好。好在那嬤嬤給他的銀子足夠多,他買了糧食便藏進了茫茫草原,足足窩了兩個來月的功夫才敢出來,重新踏回歸國之路……也正是因為打了這個時間差,他竟還真避過了阿骨裏搜尋他的隊伍……
其實,旁個不說,單論堅韌忍性,哪怕永安公是個女子,卻還是要比靜王來的強些。她之所以把生的機會留給了靜王,除了身為女子和其身份確實不容易逃走之外,多多少少的,也是因為絕望了!
吳皇後自盡了,太子自焚了,她的親娘和哥哥都已死了,而明宗帝又確實沒多在意她。身為敵國可敦,她的身份如此尷尬,哪怕成功歸國,立了大功,但這一生,她除了老死皇廟裏……還能有什麼好出路?
到不如拚個為國而死的好名聲,追隨親人而去……畢竟,就算太子哥哥不在意她,她的親娘吳皇後總是疼她的。
抱著這想法,永安公主犧牲了自己,送走了靜王……而靜王,在一路艱難中狼狽的歸回,帶回了金族攻打邊境的消息……
不過,大概是這一路磨蹭的時間太多,且靜王學在草原裏躲了幾個月,如今……消息嘛,確實是帶回來了,然而,就幾日的功夫,還未待大明這邊反應過來呢,邊境也傳來了金族進犯的急報……
——
皇城,未央宮。
做為新晉皇後,早在宋蘺登基那天,鳳寧兮就搬進了後宮,不過……她卻沒搬進大明曆代皇後居住,視之為正統的鳳居宮,而是住進了離鳳居宮頗遠,但跟大殿最近的未央宮!!
做為東西十二宮之一,未央宮占地不小,地理位置也不錯,除卻比鳳居宮樓矮一尺之外,沒什麼別的毛病。不過,按理說,鳳寧兮身為正宮嫡後,理應住在鳳居宮中以示正統,不過……吳皇後在鳳居宮正殿上吊,太子在鳳居宮偏殿自焚,好端端的宮殿被燒的亂七八糟,如今都還沒完全修複好,且,聽在鳳居宮灑掃的小宮女兒說,那邊兒每晚還能聽見女人的哭聲,陰風陣陣的……這種情況,就算在正統,鳳寧兮都不想住裏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