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君子之心(1 / 3)

而其實來人並不是他人,正是看不下去吐蕃囂張氣焰的憶昭。她知道其實大哥也並非真心想要打這場討厭的戰爭,可是吐蕃卻是如此地咄咄逼人,放走百姓,應該是大哥暗中授令的吧?可是眼下她卻不想見他再惹火上身。

仁增是真的沒有想到眼前這女子武功如此之高,一對參差劍舞得堪稱完美,已然是他有生以來見過的最厲害的劍客了。然而他也能感覺得到,對方其實根本不想傷人,無論是那群漢人百姓也好,吐蕃士兵也好,劍到之處仿佛長了眼睛似的,隻將其手中武器擊落,而不會傷到任何人分毫。出劍極快極準,仿佛那劍是她身體的一部分,小小年紀竟然已能做到人劍合一。

“敢問閣下是誰,來自何方?”仁增的心裏已然開始有些顫抖,莫不是遇到了傳說中的蜀山劍仙了?都說蜀地有個中的神秘地方,那兒有著許多隱士隱在山林潛心修行,很少與人接觸。可是他們卻都是劍術或是數術的高手,倘若真是遇上了他們,那自己手下這群將士可就真的不值一提了。而那丫頭也是口口聲聲自稱“本尊”,看來這場遭遇戰自己還真就不能再與其糾纏下去,可是就這樣灰溜溜地離開似乎也不太好,自己怎麼著也是個大將軍!吐蕃是崇尚英雄的民族,自己若是就這麼回去,隻怕是會讓人笑話的。

“嗬,你個畜生,連這群百姓婦孺都能痛下殺手,你有什麼資格知道本尊身份?”憶昭的確火了,雖然她並不想要殺人,可是眼前此人的囂張與殘暴卻著實讓她怒不可遏。從小憶昭便跟著老媽學劍,雙劍在手,時而離手盤旋,時而又握在手中,臉上的銀製麵具在西斜的陽光下閃閃發亮,而更亮的卻是她那雙明亮的眼眸,漂亮中卻帶著威懾之感。

仁增聽到此言不禁一怔,心裏暗暗地盤算著離開,可是眼前這一群百姓卻又讓他不禁糾結——殺吧!可是擔在麵前的這丫頭又著實厲害;不殺,身邊又有許多的南詔將士。方才自己才剛剛嘲笑了他們,若是此時就這麼離開,那自己這顏麵何存?當然更多的還是無法回去向世子交代,畢竟南詔這一次出兵就仿佛是在做戲一般,好幾場戰都拖拖拉拉,以至漢唐方麵都已然做出了反應,若是再如此下去,還不知這場戰要如何繼續下去,隻怕到時夜長夢多。

“好吧!”仁增定了定神,收起了之前的囂張,微微抱拳欠身行了禮,“姑娘既然不願透露身份也就罷了,可是姑娘可知我等也是逢命行事,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我等既是軍人,上峰有令我等便必須服從。如今我等也是逢命行事,姑娘若要阻擋,我等技不如人也就認了,可是姑娘至少得給我等個交代啊!放走眼前這一幹人等,我等便是失職,回去亦是軍法從事。所以……”

“所以,你回去告訴你們那個尼牟世子,告訴他做人不要做得太絕!要知道這世間萬事皆是因果報應,若是將事情做得太絕,將來是會受因果報應的!”搶言出口,憶昭伸手一招,雙劍赫然飛回,隱沒在了她的掌心之中。負起雙手玩味地看著那吐蕃將軍,等待著他的反應。

而與此同時,駐足於他身邊的那名南詔將領,卻是悄然彎起了嘴角,凝視著憶昭,目光之中充滿了敬意。他本是漢人,原本就不想對這群手無寸鐵的百姓動手,可是同樣麵對著上峰的命令,他亦然顯得格外為難。而對於這群逃入深山的百姓,其實他昨夜便已然知道他們就在此山中,可他卻並沒有派兵追趕,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離去,卻裝作毫無知曉。百姓終究是百姓,戰爭本是國與國之間的事情,為何要將他們牽扯進來呢?再說當年的南詔亦是漢唐屬國之一,漢人與烏彝通婚多年,雖然因為當年的事情南詔叛離了漢唐,可是那其實也是逼於無奈,誰都知道其實真正懷有狼子野心的並不是漢唐,而是吐蕃。

“怎麼了?還不服嗎?”見那吐蕃將軍愣著不動,憶昭倒是沒了耐心。她原本就沒有打過什麼戰,麵對著這滿林的吐蕃士兵,其實內心之中她又何曾不怕呢?隻不過怕也得撐著啊!如若不然自己想要脫身倒是小事兒,可是自己身後的這一群婦孺要如何是好?難道要自己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被這群惡狼殺死嗎?不!絕對不行,身為龍族,本是世間的守護者,若是連這事兒都做不到,自己還如何在這天地之間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