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大唐神兵(1 / 2)

“皇上,吉時已到,請接杖點將!”見他局促,蒙安國無奈地催促著,其實他又何嚐想過要打這場戰爭?隻是如今這形勢所逼,打與不打已然不由得人願了。

尋卻依然僵立著,怔怔地凝視著他手中的旌旗,英氣的臉上悄然布滿了凝霜。

“皇上……”

“二叔,這將……”

“皇上!”直起腰來,蒙安國的眼中亦是焦灼的目光。尋看著他,心裏格外的糾結,恨恨一咬牙一把握住了旌旗,高高舉起。雖然這場戰爭非自己本意,可君無戲言,必須一諾千金,君臨天下的氣勢還是要的,若是因為自己的局促而動搖了三軍的豪氣,那這場戰爭還如何去打?而且這一戰亦是自己登基以來的首次出征,若是敗了,自己將來君威何在,如何信服於天下?

可眾將立足台下,卻根本看不到台上王者的糾結,隻道是吉時已至,皇上開始發令點兵,而躍躍欲試。見那台上欣然舉起了旌旗,四周鼓聲毅然響起,眾將高聲呼喊著出征口號,整個場中氣氛瞬間高漲。

而與此同時就在點將台外,憶昭終於尋對了路狼狽地趕了過來,遠遠聽著了雄壯的戰鼓聲,卻仿佛每一下都擊打在她的心上。原來憶昭並非真是對於那段曆史毫不知曉,而是因為之前在水鏡中她看到了一些娘親當年地無奈。記得那時娘親是真心輔佐南詔興國,可是當時的國主卻對她百般猜忌,憶昭不喜歡先帝,因為她總感覺當年娘親的殉情並非隻是單純的為了前世的父親。畢竟龍是高傲的生物,可是他們高傲卻不脆弱,倘若隻是為父親那大可不必如此極端。

因為龍有著萬年的壽命,即使是此生無緣也可等待來世。可是當年的娘親不知道為什麼,竟然會選擇那麼極端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愛,這完全是沒有必要的,而且也是反常的,因為這根本就不是娘親的性格,所以憶昭一直以來都很反感政務,特別是南詔的政務。既定曆史又何必先知,何必更改,一切順其自然與己無關。

但是自己今日是怎麼了?就因為那孩子的一句話嗎?還是因為皇後華綾?憶昭也覺得心頭淩亂,自己的心裏真有南詔嗎?還是因為自己不堪地愛上了他?可是不管怎麼樣,這場戰爭的確是一場死亡之旅,憶昭曾經記得那一場發生在曆史上,公元779年的十月的戰爭,南詔與吐蕃聯軍二十餘萬人,欲取西川卻大敗而歸,之後吐蕃將一切的罪責都歸之於南詔,這便是南詔曆史上的另外一個大轉折點。

憶昭深知自己雖然沒有娘親當年的魄力與勇氣,也知道不管怎麼樣,大哥即使是出征大敗至少也能活著歸來,更知道曆史是無法改變的,但是當自己真正麵對此事時,原本淡然的心卻亂了。特別是當她聽到皇後華綾說起,大哥想要禦駕親征之時,她的心裏卻再也無法平靜下來。曆史是不能改變的事實,可是自己的闖入其實已經改變了曆史,雖然這並非自己的本意,然而它卻已然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