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奉上今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讚賞!
演技這東西,它真真切切地存在,讓你看的見,摸不著,更多的趨向於形而上,誰也難出個確切的標準來,以劃定高下與好賴,更不似選擇題那般,對或錯是極為鮮明的,a就是a,選b就錯了,因此,於戲、於演員的評判便交給了觀眾,讓觀眾用遙控器來投票,所謂的專業人士,即浸淫日久,相比之下對觀眾的喜好多了解那麼一點。
但終歸有一點是一致認同的,演什麼就該有什麼的樣子,偏差了太多,縱然再過精彩的劇情,仍然於事無補,而不同的劇種對演員的要求也大不相同,譬如四大名著的影視改編,內地、港台都有拍,還很多,西遊記三國水滸都有過經典,經久不衰,唯獨紅樓,拍的多,稱得上經典的卻寥寥。
究其原因,先是演員功底所限,選角年紀過大,失了本身的看點,年輕的,台詞都不見得能好,哪還能指望細膩的表達,更遑論經典了。
當然,也有混不吝的,其中青春偶像劇就是其中的代表,找幾個臉蛋漂亮又有點人氣的男女,編劇花上半個月連編帶抄搞出一套爛俗又毫無營養的劇情,隨便拉點投資,租上幾台機器,也不用費盡心思找地方取景,馬馬虎虎租上幾間房子,前前後後花上個把月,一部戲就這麼新鮮出爐,把人感動的稀裏嘩啦,收視不至於過低,但又絕不會高到哪去。
京華煙雲被稱為“民國紅樓夢”由來已久,盡管是央視大製作大投資,並請來了人氣巨星趙微加盟,但真正看好的寥寥無幾,藝術性和商業原則之間的平衡,對編劇、導演和演員都是巨大的考驗。
在此之前,京華煙雲在八十年代後期拍過一次,由當時的香港影視一姐趙蕥芝主演,盡管收視斐然,大獎更是拿到手軟,可最終的結果並不盡如人意,影視評論上毀譽參半。
呂言初接觸到劇本時對於張永深相當偏離原著的改編十分不解,但在幾次交談之後,他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並不是張永深水平不到家讓劇情落了俗,如此做一來要照顧觀眾喜好的緣故,二來考慮了演員的年齡,太過瑣碎細致的感情表達對於電視劇本身就是一種麻煩。
紅樓夢沒能成功,京華煙雲呂言不清楚,在拍攝時,他能做的隻是盡力而為,就如此時,讓陳紅玲匆匆化完妝,他急急忙忙地趕了回來。
張梓恩認清了呂言來的方向,並不是廁所所在的位置,幾乎立刻的,他就猜到了呂言所謂的上廁所隻是個借口,站起身走近了,問道:“實在不行就歇會兒吧。”
呂言還沒話,後腳跟著過來的陳紅玲道:“導演,我覺著你了也頂於白,這人呢就是不見棺材不落淚,你還不如讓他試試,不然他自己心裏也不得勁兒”,前前後後的相處加起來有了不短的時間,她是比較了解呂言的人之一,知道這人平時嘻嘻哈哈的沒什麼,但到了正事上,就有一股認死理的勁兒,不到萬不得已的程度,也不會幹出大冷的把臉浸在冰水裏的事。
張梓恩轉過頭來,笑著道:“你的倒是輕巧,主要事沒擱在你身上,你這擺明了就是站著話不腰疼”,完了又回過頭來,等著呂言的決定。
陳紅玲不是心裏能憋住事兒的人,對人,她熱心、大方,對脾氣的,她當朋友、當親人,可又有一點,無論好壞,你不能不讓她出來,不然她心裏難受,於是道:“的輕巧,前腳您是沒瞧見,拿頭往刺骨的水裏的浸呢”,著,她身體不由得打了個寒顫,仿佛做這事的是她自己似的。
被陳紅玲漏了底兒,呂言有點尷尬,看著近在咫尺的張梓恩的臉上的肌肉不大自然地顫了兩下,笑著道:“再來一遍試試吧”。
在場不少人臉上都露出點異樣的神采,從呂言的履曆來看,他的成名路實在太過順利,順利的讓人眼紅以致於嫉妒,接的戲幾乎大多紅的紫,又攤上陳保國這麼一個好老師,想不紅都難,表麵上,他們客氣、奉承,可內心裏想的並不見得真如表麵上那麼重視,自兒個要是有這份運氣,指不定就是國際巨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