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生存哲學不斷學習才能不斷進步(1 / 3)

“劇情重現”

2010年北京高考的作文題目是《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仰望星空”可以理解成是擁有高遠的目標、令人心動的願景。不管是目標也好,願景也罷,都需要腳踏實地地去進取。否則,目標、願景就成了白日夢。

牛彩雲就是這樣一個愛做白日夢的女孩,她的夢想是做一個大明星,因為她認為做明星不但風光,而且來錢。社會上有多少少男少女們同牛彩雲一樣做著“明星夢”啊!

不過,真正將明星夢變成現實的人可謂少之又少。天賦、後天的勤奮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即便是你既有天賦,又很勤奮,也不見得就能成為明星。明星是這個星球上的“珍稀動物”.多少人擠破了腦袋想要將自己劃人這個“珍稀動物”的行列。“滿懷希望而來,滿心失落而歸”,這正是那些做明星夢的年輕人的真實寫照。

除了牛彩雲自己,沒有人認為她有表演的天賦。包括她的母親呂桂花。她在台上表演的“男孔雀開屏”,就連路之信也感覺到她大丟嚴家莊的臉,並開玩笑半認真地說:“丟人呐!嚴家莊的臉都給她丟盡了!”然而,牛彩雲似乎不這麼認為,在評審幾次宣布她被淘汰而要她下台時,她還用一曲《小草》的歌曲證明評審是多麼的沒有眼光。

牛彩雲想進軍娛樂圈,想成為大明星的夢想破滅了。除了缺乏天賦外,她還盲目地自高自大。台詞老師說她“普通話不過關”.她爭辯說“我說的話大家都聽得懂”;希望她參加一些表演方麵的培訓.她卻認為表演乃“小兒科”,哪裏還用得著培訓呢?

“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牛彩雲唱出了內心的失落.但卻從來沒有認真回想過是什麼原因造成了自己在明星之路上一次又一次的失落。

“深度閱讀”

活到老.學到老

“讀書無用論”的論調很多年前就有了。最初這種論調好像是大中專院校畢業生不包分配時出現的。現在這種論調更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因為當下很多的畢業生找工作難,即便找到工作,報酬也是低得可憐.都不如那些“藍領”拿的工資高。甚至有為數不少的大學畢業生願意“零報酬就業”,也就是說,他們給企業白幹活兒,不要一分錢的報酬。這似乎更印證了這句話。

不過.“就算不念書,在社會上也能成功”,這種說法並不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如果你是因為考不上大學而說這句話的話,那就是自欺欺人:如果是專家或者媒體對落榜的高考生說什麼“行行出狀元”之類的話.你也不要完全深信不疑。因為專家有專家的考慮,媒體有媒體的宣傳“調子”,他們的做法沒有什麼不對,安慰加激勵嘛!

但對於一個從小讀書讀了幾十年的人來說,就連書都念不好,要做什麼才好?念了一流的大學,在社會上不見得就會有成就,但是不念一流的大學.應該注定會更加辛苦。

沒有學曆而能成功的.就是和念書沒什麼關係的運動界、演藝界、特種營業,以及獨立創業等等。在這些領域要成功的話,原本就需要不同的能力或才能,所以是更加辛苦的。

每個孩子都有其擅長的方麵,幫助他拓展專長,這便是重視個性的教育想要達成的目標。可惜的是某些地方學校在這方麵做得很不好。但是.在現實社會,功課不好、實操能力又不行的孩子,處境是越來越辛苦的。

將來想要以運動或者娛樂作為職業是很辛苦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算是拿考上北大、清華與成為運動和娛樂明星做比較,後者的難度還是比較高的。可惜牛彩雲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也許,有的人會很不服氣,他們稱讚運動員或藝人時,單一評價的模式是“有一技之長的人到哪裏都能成功”,經常聽電視上的評論員等人這麼說。這也是個大謊言。

路之信的“大嗓門”是特長吧?一嗓子“嗷”出去能傳出三裏遠.

不也最後混不上飯吃了嗎?

很少聽說有一技之長的人在與過去全然不同的領域還能大獲成功。

僅依靠著名聲便飛向全然不同的世界,最後卻走向了可悲的末路.這樣的人反而比較多。

所謂有一技之長並能獲致成功的.就是犧牲了其他事情不斷努力的結果,如果他選擇過不一樣的人生,在其他的領域或許也會成功,這樣的假設是可以成立的。但是,終究隻是假設。

反而是,在某個領域達到巔峰的人,之後去挑戰全然不同的領域.

因為在過往領域的那種驕傲依然存在,要將過去的成就都抹掉、從零開始努力,這是極為困難的事情,而實際上真能做到的人是極其少數。

不僅如此,在現實生活中,像是運動員轉向一般的領域.就隻是凸顯其缺乏一般常識的窘態而已,大多說不上是成功的。像李寧轉型成功的例子畢竟少之又少。

所以,想要借著活用特殊才能的職業之外的工作來獲致成功的話.

首先能做的就隻有往更高一級的學校繼續深造、建立紮實的基礎學力了。如果沒有這樣的機會,自學成才或是邊工作邊學習也行,總之是不能不學習。

如果不想在世上虛度一生,就要學習一輩子。

不想“挨打”就要學習

人生是一個不斷學習和提高的過程,隻有掌控好了這個過程.你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立足、生存、發展,否則就會被社會淘汰、遺棄。這個道理是顯而易見的,可越是顯而易見.有的人就越是視而不見.因此就有必要重新把“學習”拿出來講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