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再也忍不住了,把盒子扔在地上,吼道:

“我不幹了!”說完,看著被他摔在地上的盒子感到痛快了很多,似乎憤怒全部釋放了出來。主管看著他,默默撿起了地上的盒子,對他說:“剛才讓你做的這些,叫做承受極限訓練,每一個新人都會經曆這樣一個考試。因為我們在海上作業,隨時會遭遇危險,要求隊員身上一定要有極強的承受力,能經受各種危險的考驗,這樣才能完成海上作業的任務。可惜啊,就隻差這最後一點點,你沒有喝到自己衝泡的甜咖啡。

現在,你可以走了。”傷害有時是一種考驗,如果承受住了,我們就走到了人生的另一個高度。但是如果我們不能衝過傷害的阻礙,那麼就隻能倒在傷害麵前,終將被現實所淘汰,成功也會因此與我們擦肩而過。

和上麵那位年輕人相反,張木是剛畢業的一個年輕人,他進入了一家頗有名氣的軟件開發公司。他本以為可以應用在學校裏積累的編程技術,一展身手,出人頭地。

可沒想到,剛進公司三個月,上司竟突然讓他負責計算機病毒的防治工作,而這與他在學校裏所學的內容有很大差別。

開始,張木對此十分抵觸,也產生了強烈的消極情緒,他認為上司分明是折磨自己,想把自己趕走。可是他隻能麵對現實,拿起病毒方麵的書籍,從頭學起。漸漸地,在不斷的學習中,他竟然喜歡上了反病毒這個領域,而且很快就開發出了一個全新的反病毒軟件,也給公司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傷害其實並不可怕,我們正是在傷害中不斷成長的,正是它教會我們如何尋找到經驗與教訓。那些沒有經曆過風霜雨雪的花朵,是無論如何也結不出豐碩的果實的。

所以,感謝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吧,如果沒有他們,我們至今可能仍是溫室裏的鮮花呢方法十七讓苦難激發你的鬥誌苦難總是在生活中不經意向我們撲來。如果我們畏懼、躲避,它就會追著我們不放;但如果我們直起身子,勇敢地麵對它,它就隻能灰溜溜地逃走。

苦難,人生的榮譽勳章如果說傷痕是男子漢的勳章,那麼苦難就是人生的榮譽勳章。苦難是上天與人類的一種溝通方式,痛苦、失敗和挫折是人生必須經曆的階段。苦難讓我們對生活的理解加深一層;苦難使我們對人生的領悟增添一級;苦難也讓我們對成功的內涵更透徹。

英國有一個保險公司曾經從拍賣場上買下一艘船,這艘船原來屬於荷蘭的一家船舶公司,它1894年下水,在大西洋上曾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觸礁,13次失火,次被風暴折斷桅杆,但是卻從來沒有沉沒過。

根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截止到1987年,已經有1200多萬人次參觀了這艘船,僅參觀者的留言就有170多本。在留言本上,最多的一條就是——在大海上航行沒有不帶傷的船。

大海上航行的船沒有不帶傷的,成功的人生也沒有不曾經受過苦難的。因為我們的生活就像變幻莫測的大海一樣,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有風暴,什麼時候有冰川,什麼時候有暗礁,我們的人生難免會遭遇這些,苦難實在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傷害我們的終點,也是使我們邁向成功的起點。

一個人經曆的苦難越多,他的經驗就越豐富,他也就越成熟,戰勝苦難的能力也就越強。

日本島津製作所的田中耕一榮獲2002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這條消息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因為他不是科學界的泰鬥,也非學術界的精英,他甚至不是優等生,大學時還留過級;他找工作時未通過麵試而被索尼公司拒之門外,後經老師的極力推薦才有機會走進現在的這家研究所。他是那樣的平凡,甚至獲獎前,有許多同事都不知道有田中耕~這個人。

麵對眾多記者的追問,田中耕一笑著說:“說來慚愧,因為一次失敗卻創造了讓世界震驚的發明……”事實也的確如此。田中的工作是利用各種材料測量蛋白質的質量,在成功前他經曆了許多次的失敗。

有一次,他不小心把丙三醇倒入鈷中,他沒有立即推翻重來,而是將錯就錯對其進行觀察,於是意外地發現了可以異常吸收激光的物質,為以後震驚世界的發明“對生物大分子的質譜分析法”奠定了成功的基礎。

或許苦難在悲觀者眼裏是一種災難,但在樂觀的人看來卻是一次改正的機會。

因為苦難帶來的痛,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快樂;正是經曆了苦難的考驗,才有了做人的成熟。苦難是人生的榮譽勳章,那些能從苦難中走出來的人都是生命的強者。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十年才一雪前恥,史蒂芬孫經過無數次的改良才發明了火車,愛迪生在經曆了幾千次失敗的打擊才得出碳絲是當時最佳的燈絲的結論,諾貝爾也是在多次失敗後,在自己險些喪命的情況下才研製出了TNT炸藥。

苦難是一種財富,更是一種榮譽勳章,我們正是在和苦難的鬥爭中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才能最終打敗苦難。甚至可以說,沒有苦難的磨煉,也就沒有成功的人生。

向苦難宣戰古羅馬哲學家塞尼卡有句名言:“真正的偉人,是像神一樣無所畏懼的凡人。”誰能以不屈的精神對待生活中的不幸,誰就能最終克服不幸。在不幸麵前愈是堅強,愈能減輕不幸事件的打擊。

在生活中的不幸麵前,有沒有堅強剛毅的性格,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區別偉人與庸人的標誌之一。巴爾紮克說:“苦難對於一個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於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而對於庸人卻是一個萬丈深淵。”有的人在厄運和不幸麵前,不屈服,不後退,不動搖,頑強地同命運抗爭,因而在重重困難中衝開一條通向勝利的路,成了征服困難的英雄、掌握自己命運的主人。而有的人在生活的挫折和打擊麵前,垂頭喪氣,自暴自棄,喪失了繼續前進的勇氣和信心,於是成了庸人和懦夫。

培根說:“好的運氣令人羨慕,而戰勝厄運則更令人驚歎。”生活中,人們對於那些衝破困難和阻力、經受重大挫折和打擊而堅持到底的人的敬佩程度是遠在生活的幸運兒之上的。征服的困難愈大,取得的成就愈不容易,就愈是真正的英雄。

唐‘璜曾這樣比較戰士和普通人,他說:“戰士把所有的苦難都視為挑戰,而在普通人的眼裏它們不是福就是禍。”我們每個人都有成為戰士的潛質,戰士的原型其實早就存在於我們的心底,我們每個人也都有成為戰士的本能,都是戰士精神的繼承人。於是,我們也應該像戰士一樣衝向生命中的苦難。

成為一個真正的戰士至少需要以下四種特質:

自覺。真正的戰士懂得,人生每一次的經曆——不論是苦還是樂——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真正的戰士敢於自覺接受生活的挑戰,敢於直麵變幻無常的世界;真正的戰士敢於直麵自己的內心世界,進而超越小我,尋求真正的自我。

勇氣。真正的戰士需要有勇氣、毅力和堅強的意誌。勇氣使他們在麵對挑戰時選擇積極的行動,而不是被動地應付。不論前麵有多少艱難險阻,真正的戰士都會勇往直前,決不退縮。但這並不是什麼都不怕,也不是拒絕承認恐懼,勇氣的真實含義是敢於經受恐懼和其他情感的考驗,不讓恐懼阻止我們去完成必須做的事情。充滿勇氣的戰士敢於麵對前進道路上危險和內心的恐懼,他不會因此止步不前,因為他知道自己的目標。

同情心。真正的戰士懂得生命的寶貴,處處想到他人和群體的利益。他了解自己的使命是保護和幫助弱者和無辜的人,捍衛正義和自由,而不是給別人帶來痛苦。就像印第安人所說,戰士永遠是第一個站出來幫助同伴、最後一個把食物放進自己嘴裏的人。

自律。真正的戰士還懂得自律,他們並不像刻板保守的清教徒或者嚴酷的、動不動就用木尺打孩子手心的鋼琴教師。他們把自律當做是在遭受苦難時渡過難關的重要條件,因為這可以在困難的時候幫助他們養精蓄銳、保持良好的習慣。

具備上述四個特質是我們成為戰士的必需,即使身處苦難中,我們也不能忘記自己的目標和職責所在。我們要像一個戰士一樣衝向苦難,而不是在苦難麵前停滯不前。

將苦難變成挑戰苦難不是我們前進的阻礙,反而是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挑戰。當我們征服了一個又一個苦難,那麼我們的人生也將會因此與眾不同。頑強的意誌不僅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高山,更可以創造任何奇跡。

美國有一個越戰時期的軍人鮑勃·威蘭德,他在美國是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但他並不是依靠作戰的英勇和赫赫戰功而成為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的,而是因為他堅強的意誌。他把苦難當做挑戰,憑借堅強的意誌,創造了人生的巨大奇跡。

威蘭德是一個有手無腿的殘疾人,在3歲的時候,他就以大學的棒球主力隊員而聞名。正是這個時候,他接到了應征從軍遠赴越南戰場的征兵令。不幸的是,在剛到越南的第二個月,他就在越南西貢市近郊的亞熱帶密林中踩上了地雷,腰身以下頃刻間不複存在。他也由一個高190厘米、體重90公斤的魁梧男子變成了不足一米高、有手無腿的殘疾人。

這樣的苦難可想而知,無論如何的灰心喪氣以至輕生厭世都是可以理解的。可威蘭德卻沒有,他選擇了另一種方式生活,也正是他的這種選擇成就了他的一生。

鮑勃。威蘭德告訴關心他的人:“我是不會求助於別人的。”他對人們說,“沒有了雙腿,我還有雙手,我可以用雙手代替雙腿。”在醫院養傷期間,他拒絕護理人員給他更衣,也拒絕護理人員上下樓梯的攙扶。他這樣告訴護理人員:“我有雙手,我什麼都還能做。”雖然一開始他很吃力,但不久他就行動自如了。後來他學會了自己駕駛汽車,又重新踏進了洛杉磯的大學校門,還考取了體育教師的資格。鮑勃’威蘭德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感動了許許多多的美國人,也感動了一位時裝模特。她毅然衝破世俗的壓力,與威蘭德相攜走進婚姻的殿堂,結為伉儷。

不久後,鮑勃。威蘭德又做出了一個令所有美國人瞠目結舌的舉動。他決定要用手跑完從洛杉磯到首都華盛頓的5000千米路程,但沒有人相信他能做到。畢竟千米路程,沿途不僅僅是公路,還有連綿起伏的山路、荒無人煙的戈壁沙漠,更有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他的家人都極力勸阻他,輿論在積極讚美的同時奉勸他為了身體三思而後行。但是這些都沒能阻擋住他,鮑勃-威蘭德下了決心,他說:“我並不認為自己是個殘疾人。隻要是我想做的事情,我就一定要做到。”鮑勃。威蘭德上路了,從一開始,他就成了全美的輿論焦點,幾乎所有的報刊都關注著他的一舉一動。而他所到之處,也都受到了空前的歡迎。無以計數的家長帶著自=己的兒女到鮑勃·威蘭德的經過之地等待他的到來。他們想要告訴自己的孩子,這個人就是那個征服自己的人,就是那個從來都不知道什麼是困難的人,就是那個從來也不求助別人的人,就是那個把苦難視為挑戰的人。

鮑勃·威蘭德耗費了3年零8個月又6天的時間,終於用自己的雙手,走完了從美國西部的洛杉磯到東部的華盛頓、跨越整個美國大陸的5000公裏路程!其間,他經曆過45攝氏度的沙漠高溫,也經曆過零下20攝氏度的冰川嚴寒,更爬上過海拔2400米的山路要塞。但堅強的鮑勃·威蘭德都戰勝了它們,最終走到了華盛頓。在他就要到達目的地的時候,整個華盛頓,不,應該說整個美國都為他而感動。華盛頓萬人空巷,像歡迎一支作戰凱旋之師一樣歡迎他的到來。

在美國,鮑勃·威蘭德的名字就是勇氣、堅強、意誌的代名詞。他的那句話已經深入人心,激勵著每一個自強不息的人:我是不會求助於別人的,誰都能夠創造奇跡。而他也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他所言不虛。

苦難是一種挑戰,如果我們抱著這種信念和意識生活,那麼還有什麼苦難能困住我們?還有什麼苦難可以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還有什麼苦難不能被我們征服苦難終將成就強者苦難雖然讓我們遭受不幸,但若是我們戰勝苦難,也就成了生命的強者;雖然苦難讓我們感受到了痛苦,但戰勝痛苦後的成功讓我們更覺珍貴。

“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克羅地亞的塞拉克可說是世界上最倒黴的人了。他一生中經曆過7次大難、4次失敗婚姻。但這麼多的苦難並沒有打倒他,反而在這些苦難之後,他成了命運的強者,最終成為一個幸運的人。

塞拉克所經曆的人生第一次災難是一次火車意外。當時他正坐火車從薩拉熱窩到杜布洛夫尼克去,快速行進中的火車突然出了軌,陷入一條冰凍的河流中。17名乘客溺水而死,塞拉克的一隻胳膊被碰斷了,身體部分擦傷,體溫降到很低,但他仍艱難地爬到了河岸上。

第二次災難是一年以後,塞拉克乘坐一架DC一8型飛機從薩格勒布到裏耶卡去。

不幸的是,他這次又遇上了意外事故。飛機的艙門被一陣強風吹開,機上大部分乘客都被強大的氣流吸了出去,塞拉克也未能幸免。其中1 9人被摔死,但塞拉克最後卻“降落”在一座幹草堆上,再次躲過了一劫。

第三次,塞拉克在斯普利特所乘坐的一輛巴士汽車翻入一條河裏,致使4人喪生。而塞拉克卻爬到車外,遊到了安全的地方。這回除了身上部分地方有擦傷、劃傷之外,他的健康根本沒有什麼大礙。

第四次是一次意外。當時,他正開車沿著一條高速公路行駛,不知怎麼回事,車突然起火。沒有多想,他迅速離開了出事的汽車,幾秒鍾後,汽車的油箱爆炸了。他也因此逃過了一劫。

在經曆過以上4次大難而不死後,朋友們開始稱呼他為“幸運先生”。他表示:

“對這個問題可以有兩種不同的看法,我要麼是世界上最倒黴的人,要麼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我喜歡相信後一種觀點。”三年後,塞拉克又在一次事故中丟掉了大部分頭發。那時候,他開的是一輛沃特伯格汽車,汽車的燃油泵出了點毛病,他正低頭檢查時,燃油泵噴出的汽油澆在了燒得正熱的發動機上,火苗通過發動機的氣孔立即躥了起來。他躲閃不及,頭發被燒掉了大部分。

之後,塞拉克的生命平靜了幾年。但是在1995年,他在薩格勒布被一輛巴士汽車撞倒在地,好在他隻是受了點輕傷,休克了一會兒。第二年,他開車在山區行駛時,在一處山角轉彎時和迎麵開來的一輛聯合國工作人員的汽車撞在了一起。情急之下,他往山崖邊上的交通護欄上開去,車越過護欄開始向下墜去。塞拉克在最後一刻跳出了駕駛艙,落在懸崖的一棵樹上,而他的車在身下300英尺深的山穀爆炸了。

許多人飽受這麼一係列苦難都難免大受打擊,變得鬱鬱寡歡。可塞拉克沒有,他每天還是以樂觀的心態生活,也正是他的這種樂觀幫助他成為世界上最幸運的人。

年來從未買過幸運彩票的他買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張樂透彩,就是這張彩票讓他萬英鎊的巨額獎金。所有人都羨慕他的好運,可是他們都忘記了他曾經遭受的厄運。

在中了大獎後,塞拉克表示,“現在我準備好好地享受生活了,我感到自己好像獲得了新生。我知道這麼多年來上帝一直在關注著我。”已經70多歲的塞拉克準備拿這筆錢買一座房子、一輛汽車,再買一艘快速遊艇,然後再和比自己小20歲的女友結婚。

如果他沒有得到這最後的幸運,他是不是就會終生與厄運相伴呢?一個70多歲高齡的老人,在生命即將燃盡的時候,還能對人生有什麼期待呢?可是他並沒有屈服於苦難。人生其實是一種考驗,如果我們不害怕苦難,那麼它們就不會永存。

苦難是一把成長的鑰匙,讓我們迅速成長;苦難是飛翔的翅膀,讓我們更接近夢想;苦難是人生的催化劑,讓我們更有力量;苦難是一扇通往智慧的門,將人帶人心靈的殿堂;苦難還是一個煉鋼的火爐,讓人更加剛強;苦難更是一架梯子,對於強者來說,它通向成功的殿堂,對於弱者來說,它通向黑暗的地獄。

就像高爾基說的那樣:“一個人如果沒有他吃不了的苦,那麼就沒有他做不成的事情。”方法十八不拋棄,不放棄成功與失敗往往隻有一步之遙,而“不拋棄、不放棄”是決定我們能否踏出這一步的關鍵。

邁過困難這道坎困難是擺在我們每個人麵前的一道坎,有的人在它麵前無所畏懼,百折不撓,將它視為生活的一種考驗,並使之轉化為一種積極有利的因素;也有些人在遇到它時就畏懼退縮,為之折服,並且抱怨,把它當做是一種無法逾越的障礙,使自己停下腳步、放棄努力。

具有成熟心靈的人,是絕不會讓自己沉溺於困難當中,讓它成為自己的阻礙的,他們會勇敢地去麵對它、接受它,然後想辦法克服它、解決它。他們不會去乞憐,不會絕望,也不會去找借口逃避,而是認清它,接受它,再改進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