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三章 問題多多(1 / 2)

女子眼前的大夫年紀並不大,三十多歲的樣子,中等身材皮膚微微有些黑,帶著個黑框眼睛,書卷氣很濃,他叫卓偉林,此時卓偉林皺著眉頭看著孩子,旁邊圍了不少人,米子軒也在其中。

米子軒並沒上前幫助卓偉林診治,他要看看急救中心的大夫水平如何。

卓偉林俯身看著孩子,孩子不大,兩歲所以,此時處於昏迷狀態,麵色青紫,卓偉林拍拍孩子道:“他叫什麼?”

孩子的母親趕緊道:“旭旭!”

卓偉林立刻拍著孩子喊道:“旭旭?旭旭?”

孩子沒有任何反應,卓偉林拿起聽診器放在旭旭的兩側胸壁聽了聽後趕緊道:“你做飯的時候,他在家裏做什麼?”

女子此時已經慌得六神無主了,聽到卓偉林的問題茫然的左右看看,一臉焦急之色,皺著眉拚命想了下,一跺腳道:“好像在玩積木,他爸爸新給他買的。”

卓偉林一皺眉先衝護士站喊道:“平車,立刻送放射科拍個胸片,快。”說完趕緊對女子道:“積木最小的有多小?”

女子想了想道:“最小的指甲大小。”

護士已經推著平車過來了,卓偉林道:“懷疑氣管異物,請胸外會診,快。”

卓偉林的這一套診療療程沒任何問題,但是米子軒卻皺起了眉頭,他站出來道:“等等,如果你懷疑這孩子吞了積木的話,我建議還是別去做什麼胸片了,你認為在X光下木製品或者塑料製品會顯示出什麼樣的影像?”

說到這米子軒對女子道:“孩子玩的積木是什麼材質的?”

卓偉林跟兩個護士愣愣的看著米子軒,心裏琢磨著,這是那殺出來的程咬金?不過說的好像沒錯。

女子趕緊道:“塑料的。”

米子軒點點頭道:“塑料製品在X光下顯示的是軟組織影,會影響診斷的,孩子現在已經出現窒息了,我的意見是立刻讓胸外的人行支氣管鏡檢查,立刻解決窒息,密切觀察孩子的血氧變化。”

卓偉林看著米子軒一眼立刻道:“按照這位先生說的做。”

兩個護士也看了米子軒一眼,然後推著平車往搶救室跑。

卓偉林臨走前對米子軒道:“同行?”

米子軒聳了下肩膀笑道:“嗯,同行,書本上的東西要記住,但不能死記硬搬,患者的病情千變萬化,要結合實際情況。”

這話讓卓偉林有些不爽,心道:“你誰啊?輪得到你來教訓我?”想是這麼想,但卓偉林卻並沒發作,邁步走了。

看著卓偉林離去的背影,米子軒歎口氣,華夏的醫生跟美國的醫生之間差距很大,省級急救中心的大夫思維模式竟然還如此僵硬,華夏的教育還是太落後,就拿醫學院的學生來說,從小到大接受的都是應試教育,哪怕到了大學也是如此,他們所學的東西其實就是應付考試,到了臨床上他們不但還得從頭學起,並且發散性思維跟美國的醫生相比,差距太大了。

這個問題其實米子軒早就發現了,隻是以前他所待的醫院都太小了,病源量太小,這個問題造成的後果並不明顯,但是到了省級醫院,還是省級的急救中心,醫生們因為從小接受應試教育的導致思維方式僵硬、守舊的問題可就極大的暴露出來了,這樣大的醫院每天的病源量是驚人的,尤其是在負責整個省危重患者的急救中心,患者的病情多樣化而複雜,很棘手,醫生救治患者的思維方式一旦僵硬,不夠靈活,不能夠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全盤考慮患者的病情,出事的幾率太大、太大,一旦出事就是人命。

這個問題對於米子軒來手很棘手,也不好解決,因為在急救中心工作的醫生相比都是華夏人,從小大大接受的也都是應試教育,應付考試他們是一把好手,不然也不會從每年幾百萬的醫學畢業生中脫穎而出留在這麼大的醫院了,但是真到了臨床上,因為他所接受的教育,導致了他們的缺點也就暴漏出來了,想糾正他們這個十多年應試教育造成的缺點短期內幾乎是不可能的。

醫生這個行業很獨特,不光要動手能力強,動腦也同樣如此,華夏的教育本就導致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差,在加上所學的又都是應付考試用的,動腦在考試上沒問題,可在情況錯綜複雜、千變萬化的臨床上便不夠看了,僵硬的思維模式極容易耽誤患者的診治。

米子軒是越想越頭疼,看來這急救中心的主任還真不是這麼好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