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熟人(1 / 2)

跟國內其他農村一樣大年初六這天三岔村依舊洋溢著濃厚的年味,隻是村裏行人稀少,原因無他——天太冷,這樣冷得呼出一口氣似乎都能凍上的天沒人樂意沒事在村裏閑逛,大家都選擇貓在家裏,又或者三五親朋好友聚在一起打打牌、聊會天什麼的,出去瞎轉悠,這不是遭罪嗎?

米子軒剛到的時候還以為村委會估計也沒人,村長、村支書什麼的十有八九也在家裏貓冬,但到了村委會的時候卻發現不但門開著,並且裏邊有人,這人還是熟人——陶鵬宵。

米子軒愣了,陶鵬宵也愣了,倆人都沒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

米子軒對於陶鵬宵的印象就四個字——世家子弟,不是世家子弟身上也沒那份常人難有的傲氣。

陶鵬宵對米子軒的印象可就有些複雜了,說這小子像是個小痞子吧,確實像,但是一個縣城中的小痞子偏偏遊戲玩得都尼瑪的逆天了,但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遊戲中展現出來的大局觀,又或者說是敏銳的戰場嗅覺以及應對各種情況讓人防不勝防的陰招、損招,最後的最後就是他身上散發出的那股凜冽殺機,這樣的殺機可不是一個縣城中的小痞子該有的。

對米子軒這個人陶鵬宵很是好奇,甚至想過動用自己的關係好好查查他,但是這陣子是過年,妹妹跟朋友來找他,他是肯定要招待的,忙來忙去這事也就忘了,可誰承想今天米子軒跑到三岔村的村委會來。

陶鵬宵納悶現在剛大年初六,天氣又是天寒地凍的,米子軒跑這來幹嘛?

米子軒納悶陶鵬宵這世家子怎麼在三岔村的村委會裏?

倆人一臉詫異的看著對方,最先打破沉默的是米子軒,他咳嗽一聲道:“兄弟我們找下三岔村的村支書。”

今天米子軒是有正事要辦,可沒時間去琢磨陶鵬宵這世家子怎麼在這。

陶鵬宵本來是站著擦桌子的,一聽這話仍下手裏的抹布大馬金刀的往椅子上一坐,很出人意料的道:“我就是,找我什麼事?”

老莫嚇了一條,他還以為三岔村的村支書是個一身土氣的老農,誰想竟然是這麼個年輕、帥氣的小夥子,那有農人身上半分的土氣?

米子軒腦瓜子快,一聽這話就猜到陶鵬宵這世家子肯定是被家裏安排到三岔村掛職鍛煉來了,有了基層的工作經曆,對他以後的仕途是很有幫助的,華夏有位偉人說過一句話——教育從娃娃抓起,這當官跟娃娃的教育有異曲同工的之妙,當官要從基層當起,有了基層的工作經驗,陶鵬宵家才好使勁讓他爬得更快,站得更高。

本來來三岔村米子軒是打算讓老莫跟村支書、村長什麼的談談承包周圍荒山這事的,他不想出麵,是因為他太年輕,怕人家不跟他談。

可現在陶鵬宵是三岔村的村支書,年紀也比米子軒大不了幾歲,倆人也算是老相識了,米子軒索性就直接道:“我們是紅旗罐頭廠的,我們廠打算搞蓄牧養殖,但是地方不夠,所以就想承包你們村周邊的荒山,用作放牧的場所。”

豬可以圈養,但是牛、羊這些大型家畜是需要放養的,但現在有些現代化養殖場也搞圈養,可這麼飼養出來的家畜肉質相當不好,日後提供的某些藥物需要的生物元素也是不達標的,所以米子軒打算搞的畜牧養殖大型家畜是必須放養,也不能吃任何飼料的。

紅旗罐頭廠因為推出了年夜飯罐頭,火遍了大江南北的師箐箐又“陰差陽錯”的買了幾罐嚐鮮,並且在微博上對這種罐頭給了極高的評價,所以在華夏現在紅旗罐頭廠已經有了一定的名氣。

陶鵬宵又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聞聖賢書的書呆子,自然聽說過紅旗罐頭廠。

也正如米子軒所想,他來三岔村擔任村支書,走的雖然是大學生村官這條國家政策,可實際上就是來曆練,就是來把自己履曆表描繪得更好,為以後一步步高升打基礎的。

陶鵬宵來三岔村已經有幾個月了,他也想做出一番成績來的,例如帶領鄉親們致富,但是這地方實在是太貧瘠了,要礦藏沒礦藏,要肥沃的土地沒有肥沃的土地,哪怕有個風景秀麗的地方也行啊,可連這都沒有,周圍除了種什麼都不長的荒山外,就是村裏人祖輩開墾的幾百畝薄田,這些薄田養活村裏人都費勁,更別說指望它們帶領鄉親們致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