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領著一肚子不情願的隨從們沿著花園的林蔭道,經過克裏姆林宮南牆的特羅伊茨克塔樓,進入克裏姆林宮。格奧爾基耶夫大廳是大克裏姆林宮中最為著名的殿廳,是俄羅斯工匠巧奪天工的建築傑作。大廳呈橢圓形,圓頂上掛著6個鍍金兩枝形吊燈。每個吊燈重1300千克,圓頂和四周牆上繪有公元15-19世紀俄羅斯軍隊贏得勝利的各場戰役的巨型壁畫。大廳正麵有18根圓柱,柱頂均塑有象征勝利的雕像。
今天,格奧爾基耶夫大廳裏,希特勒與俄羅斯解放軍將領們歡聚一堂,彈冠相慶,互吹互捧,吵吵鬧鬧。希特勒高舉酒杯嚷嚷:“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幹杯!”弗拉索夫馬上接過話茬兒:“聖賢舉觴陶然醉,偏我飲酒恨悠悠。喝酒!”元首剛說了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眾將領隨即吼吼:“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進入午夜,醉眼朦朧的德國元首為酩酊大醉的俄羅斯解放軍軍官們授勳,以表彰他們對自己一心一意或表麵上一心一意、實際是三心二意的忠誠。將領們打著飽嗝,噴著酒氣,歪歪扭扭地站成一排,一個個想把自己挺成門神,片刻後恢複麵條的形狀。在弗拉索夫的引領下,笑容可掬的元首挨個兒握手,然後半轉身從麗達手裏接過勳章別到對方胸前。不遠處冷眼旁觀的是希姆萊與冉妮亞。前者是因為沒能看歌劇,被拉到這裏當差,後者因為一整天讓麗達搶了風頭,這對老冤家結成暫時的同盟,端著酒杯對這些前蘇軍將領們極盡挖苦之能事。
冉妮亞看到希特勒把一枚友誼勳章別到庫利克胸前,捅了希姆萊一下,冷嘲熱諷道:“哈,元首竟然給常敗將軍發獎,以表彰他的逃跑本領。”希姆萊抬手做了個砍刀的動作:“哼,斯大林把他降為列兵,如果是我的話,直接卡嚓!”
這個庫利克是蘇聯著名的逃跑將軍+草包元帥。就像中國的蔣介石重視黃埔學生,中共的毛澤東重視井岡山幹部一樣,斯大林的嫡係就是當年的察裏津戰區部隊,由於庫利克是他的嫡係,和平年代官職蹭蹭蹭往上升,一直升到頂:元帥,並在大清洗中幸免於難。
如果不發生戰爭,庫利克還在蘇軍中平步青雲,但戰爭發生了,不以人的主觀為轉移。戰爭撕去一切假麵,對軍人做出最嚴厲無情的淘汰和篩選,誰是英雄,誰是狗熊,馬上清清楚楚。
戰爭爆發後,他不學無術的草包本性暴露無遺。斯大林派他到列寧格勒督戰,他倒好,正事不幹,跑到前線當連長——帶領衛隊到林子裏抓逃兵。赫普納的坦克潮水一樣向列寧格勒湧來,這哥們拚湊了一個團的騎兵向坦克發起衝鋒,結果灰飛煙滅。斯大林生氣了,把他降為集團軍司令。
德軍從陸地上包圍了列寧格勒,庫元帥率領的第54集團軍見死不救,行動遲緩,把當時在列寧格勒城內的朱可夫氣得七竅生煙,直接到斯大林那裏告禦狀。1941年11月20日,赫普納的15萬裝甲部隊冒著刺骨的嚴寒向斯維裏河挺進,準備與芬蘭軍會師,從而徹底包圍列寧格勒。在此萬分危急時刻,擔任防守的第7集團軍司令梅列茨科夫向庫利克借兵,他以天太冷為由拒不派兵,把黨的工農紅軍當成自已的家丁,結果讓梅列茨科夫向斯大林奏了一本,並將他不借兵當作自己失敗的第一條理由。
第二年,斯大林將他調到西南方麵軍任職,對手是曼斯坦因將軍。庫元帥一上任就給曼斯坦因的功勞簿上添磚加瓦,一槍未發就放棄陣地,逃過刻赤海峽。暴跳如雷的斯大林一道命令,將他直接降為列兵。從元帥降到新兵,這種待遇恐怕古今罕見。假如不是被曼施坦因在塔曼半島俘獲的話,他遲早會被斯大林降到陰曹地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