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節 元首進入莫斯科(2 / 3)

在戰爭年代,莫斯科是全國抗戰的象征。拿破侖的法軍在莫斯科被一把大火焚燒,饑寒交迫,連水都喝不上,讓俄軍像狗一樣攆著打,不到一年就被趕出了俄國,60萬大軍隻剩下了1萬人。

1941年10月底,德軍打到離莫斯科一百公裏的地方,然後陷進爛泥裏。大難不死的希特勒審時度勢,把軍方製訂的對莫斯科發動第二次進攻的計劃扔進火爐裏,壓服軍頭們全線轉入了防禦,避免了重蹈拿破侖的覆轍。現在,德軍已殲滅了蘇軍主力,占據了蘇聯70%的耕地與人口,莫斯科像熟透了的果子一樣掉下來了。

德意誌第三帝國元首如今坐在大轎車裏,透過特製的窗戶向外張望。這種車窗的玻璃非常奇特,從外麵看上去像一麵鏡子,也就是說,外麵的人即便是貼在玻璃上也看不到車裏麵的情景,看到的是自己的影子,而車裏麵的人看外麵,一切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現在,希特勒正把鼻子貼在玻璃上,貪婪地望著窗外。寬闊的大街上熙熙攘攘,一片和平祥和的景象。穿著高領毛衣、披著米色風衣的男人們悠閑自在地踱步,豐滿的俄羅斯婦女提著菜籃子,領著孩子步履匆匆地往家裏趕。年輕小夥子們在街道辦事處老大媽的督促下,清除牆上布爾什維克式的標語。德國國防軍、納粹武裝黨衛軍、俄羅斯解放軍軍官們構成了一道亮麗的城市風景線。最受寵的是俄軍,被美麗的俄羅斯姑娘們纖纖玉手挽在臂上,昂首挺胸漫步在寬闊的大街上,引來德軍軍官們羨慕嫉妒恨——按照條例,德軍官兵嚴禁與女性在大街上手拉手。

前麵的車在學校前麵停了下來,為剛放學的小學生讓路。一隊小學生在女老師的嗬護下穿越馬路,旁邊還有交通警察維持秩序。希特勒注意到學生脖頸上佩帶的不再是紅領巾,而是類似於德國的黑領巾。莫斯科淪陷僅僅十天,但前蘇聯的痕跡已蕩然無存。這裏揭示了一個看似矛盾、實則合理的一個現象:專製國家的首都往往比其它地方容易征服,因為天子腳下,京畿之地的人們知道太多的內情和陰暗麵,明白蘇聯已陷於絕境,首都的人更加關心政治,相比其它地方,他們不容易糊弄。

去年秋天,德軍在莫斯科以西尚有百公裏之遙,莫斯科已然一片混亂,官員們爭相逃跑,老百姓爭相購買俄德字典,以便用占領者的語言為自己服務。德軍進攻受阻,形勢好轉後,莫斯科當局宣布戒嚴令,大開殺戒,不少人被處以極刑,讓莫斯科市民心寒:你丫的太狠了,明明是你們指揮無方,讓敵人兵臨城下,非要說我們意誌薄弱。同樣是逃跑,你們當官的逃跑是轉移,老百姓逃命是賣國賊,被砍頭,什麼屁道理。從此,他們心裏已經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今年以來,前線的真實消息通過各種途徑源源不斷地傳來。成千上萬的俄羅斯解放軍便衣滲透進來,他們像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又一茬,讓蘇聯內務部隊與反間諜機構疲於奔命,防不勝防。進入秋天,眼看著莫斯科已被四麵包圍,耳聞越來越近的炮火,莫斯科市民們積極行動起來,送情報、護工廠、鎖定重要目標,起出暗藏在各個建築物下的爆炸物,揪出殺害他們的政委。麵對洶湧澎湃的反抗浪濤,布爾什維克各級組織基本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

1942年10月23日,秘密蟄伏在莫斯科以北、克林市以東的赫普納的一支摩托化軍違反元首讓俄軍進城的既定方針,提前一周發起進攻,迅速南下,以先入關者為王的驕橫氣勢孤軍冒進,幾小時內突進莫斯科近郊的河港希姆基。這支部隊正是去年冬天向斯維裏河挺進,封閉列寧格勒以東包圍圈的那支勁旅,進入希姆基一線後,德軍故技重演,馬上分散成幾十支小部隊迅猛穿插。其它部隊一見,自然不甘落後,爭先恐後湧向莫斯科。僅僅五天過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首都被幾十萬德俄聯軍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