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 日美航母大決戰(2 / 3)

日軍在瓜島修建機場,震動了華盛頓:若機場建成,日機就能以此為基地,轟炸赫布裏底群島和新喀裏多尼北部,美澳交通線就有被切斷之虞。因此,這個機場非奪取不可。

狡猾的盟軍先按兵不動,等日本人修得差不多了,便出動陸戰1師,在8艘巡洋艦和一個驅逐艦群的掩護下突然登陸,把忙碌了一個月的日本工兵趕進林子裏。

日本人當然不答應了,此山為我開,此機場為我修,你憑什麼鳩占鵲巢,奪人所愛?

剩下來的事順理成章:這小日本也是劫道打悶棍出身,豈能善罷甘休,於是,兩個土匪為了一塊不能住人的地皮死嗑上了。

萊姆普率領U110入夥時,雙方都已經打紅了眼,正在調兵遣將決一死戰。山本五十六的聯合艦隊傾巢而出,5艘戰列艦、14艘巡洋艦和44艘驅逐艦簇擁著5艘航空母艦“瑞鶴”號、“翔鶴”號、“隼鷹”號、“瑞鳳”號和“飛鷹”號,浩浩蕩蕩殺向瓜島。

美國也毫不示弱,抄出“企業”號、“大黃蜂”號航空母艦、2艘戰列艦和幾艘巡洋艦、驅逐艦應戰,這支艦隊在金凱德海軍少將的指揮下,開抵瓜島東南約800海裏的聖克魯茲群島,準備側擊日本艦隊。

10月1日,萊姆普、彼得與大副安德魯應邀到“隼鷹”號航空母艦受領任務。從狹窄的潛水艇來到巨大無比的軍艦上,簡直是從雞窩來到象棚,感覺到周圍涼生生的,不知道先邁那條腿了。

日本人讓萊姆普登船,主要是向德國人炫耀。的確,萊姆普在這裏大開眼界。這艘為迎接1940年東京奧運會而修建的郵船,被改裝為航空母艦,實際上就是在郵船上加了一層跑道,就這足以讓德國客人們頓生敬畏之心。

第二天淩晨,第一縷光亮穿過雲層,照耀在隼鷹號航空母艦甲板上,一架架飛機正像隼鷹一般直衝九霄,前去突襲瓜島的亨德森機場。

島上的美軍早就知道日本偷襲,於是連覺都沒睡整夜值班,隻可惜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整夜都沒有日軍的消息,天亮前剛丟了個盹,日機恰在這個當口直撲下來,把停機坪上的飛機和燃料庫炸了個精光,亨德森機場癱瘓了。日本先得一分。

機場不在了,還有浮動機場——航空母艦呢。躲避的東南方向的美國艦隊迅速出動,16架無畏式俯衝轟炸機與8架野馬式戰鬥機飛離“企業”號航空母艦,向北搜索前進。“大黃蜂”號上同樣數量的飛機全部提升到甲板上等待出擊——他們不擔心日本飛機從天而降,因為日本的密碼早就破譯,敵人的一舉一動早在預料當中,知道所有的日本飛機都去轟炸機場了。

美軍飛機抵達戰場時,轟炸機場的日本飛機正在降落,十來架日本戰鬥機在空中掩護。隨即爆發了昏天黑地的空戰。“轟轟轟——”“咚咚咚——”拖著長長尾巴的飛機墜入大海。那些逃脫追殺、安全降落到大海的跳傘飛行員沒有理由慶幸,因為他們驚恐地發現,海麵上成群結隊的鯊魚正張開鋸齒一樣的大嘴向他遊來。

一架惱羞成怒的日本飛機撞向美軍,想與敵人同歸於盡。悲催的是同歸而未能於歸,美軍飛機輕盈地躲開了。那架日機因為失速,進入螺旋狀態,像一顆子彈一樣悄無聲息地鑽入海水裏,連一束浪花都沒激起來。

鏖戰之際,“大黃蜂”上的二十幾架飛機貼著海麵,集中力量悄無聲息地撲向日本航空母艦“瑞鳳”號,時機選擇得再好不過:日機正在降落。

“美軍飛機——”了望員扯著喉嚨尖叫。“瑞鳳”號拚命躲閃,排列在軍艦兩旁的高射炮拚命噴出火焰,但飛行甲板還是挨了兩枚500公斤的炸彈,炸開兩個大洞。降落在甲板上的飛機依次蓬然亮起衝天的火焰,燃油泄漏,“瑞鳳”號成為碩大無朋的火炬,痛苦地掙紮了幾個小時後,一頭撲向大海的懷抱。

9時59分,一架日本偵察機飛抵美艦上空,隨即召喚大批日機前來。美國艦隊司令美將金凱德將軍是個老式軍官,擅長水麵炮戰,卻無指揮航空母艦作戰的經驗。他把擔任掩護的戰鬥機布置得距母艦太近,結果,美野貓式戰鬥機尚未伸出爪子,日機已從5000米的高空飛落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