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節 戰地浪漫曲(2 / 2)

還有一點,他簡直是上帝的使者,好多事情他都有前瞻性,冉妮亞懷疑他上輩子是算命的,起碼是半仙式的人物。

“哎喲”一聲尖叫,冉妮亞一把抱住他。李德驚回首,看到冉妮亞盯著腳下的青蛙花容失色,不由地想起麗達:兩人都身懷絕技,她被一隻青蛙嚇倒,麗達時常為老鼠尖叫,唯獨不怕同類。女人嗬。

皓月當空,萬物寧靜。這個平凡的偉大人物在賞月,幾個小時後,他就要檢閱部隊,然後舉起手中的發令槍,接下來是司空見慣的事情:赤地千裏,生靈塗炭,一將功成萬骨枯。

清晨的陽光灑在沙丘上,四周非常安靜,有鳥兒飛過天空,留下悠長的哨音。兩輛大轎車載著昏昏欲睡的元首一行向西北疾駛,從海濱鑽進丘陵地帶,路越來越曲折,坡越來越陡,最後進入窮鄉僻壤的埃爾比勒。

埃爾比勒省是伊拉克十八省之一,位於伊拉克北部,東與伊朗、北與土耳其接壤,西臨尼尼微省,南鄰蘇萊曼尼亞省和塔米姆省,北臨杜胡克省。首府埃爾比勒。 麵積 14,428 平方公裏,人口51萬,是庫爾德人的主要聚集區。

庫爾德人是中東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相傳主體是古代米底人的後代。他們兩千多年來一直都在庫爾德斯坦的山區生活,過去他們都過著遊牧式生活。使用庫爾德語,屬印歐語係伊朗語族。

途經基爾庫克時元首參觀了石油勘探基地和煉油廠,接見了法本公司的項目經理,詳細詢問了生產情況,這位知趣的經理請了元首一頓伊拉克美食——“瑪斯古夫”。

“瑪斯古夫”是阿拉伯語,翻譯過來很簡單:烤魚。底格裏斯河魚又大又肥,最適合做烤魚了。伊拉克人一般都喜歡就地取材,把魚弄幹淨後, 不用刮魚鱗的,用結實的樹枝在地上打幾個樁子,把魚整個掛上去,然後用木塊或者是從椰棗樹上砍下來的幹樹枝在旁邊堆起火,讓魚就著熱氣烤,等烤得差不多 了,把魚放在鐵盤子裏,然後將整個盤子放在火堆的餘燼裏再熱一熱,澆上醬汁,加上西紅柿、洋蔥片就可以了。

法本公司項目經理用阿拉伯大餅包著吃烤魚,有點類似北京烤鴨的吃法。阿拉伯大餅同時是伊拉克人的主食之一,類似中國的牛舌餅大小的酵麵烤餅。吃時用手扯成小塊,夾以牛肉、羊肉或番茄、生黃瓜等一起吃。

“真是些懶漢。”元首盯著四處閑蕩的當地人評價道。項目經理解釋說,伊拉克雖處兩河流域,有富餘的水源和兩河周邊適宜耕作的土壤,但它仍是一個農業極度匱乏的國家。其夏季漫長,氣溫時常超過50攝氏度,這讓伊拉克人養成了早上工作、下午休息、晚上娛樂的習慣。這裏的婦女不工作,要丈夫養,所以婦女的社會地位低,男人可以娶四個女人。

鮑曼一臉羨慕地望著遊手好閑的男人們嘖嘖:“他們真幸福。”

大家以為他說的是半天工作製度。鮑曼接著補充了一句:“每個男人可以娶四個媳婦,真享受,趕上國王了。”

基爾庫克正修著一座土庫曼斯坦民族學校,這是德國人給當地的民心工程。

德軍進入油田後,國內大大小小的廠家,甚至連幼兒園園長都抱著淘金的心態,千裏迢迢來到這裏試圖分一杯羹。當地人驚叫:前門驅狼、後門入虎。趕走了英國鬼子,又來了德國鬼子。

希特勒在德國建立了當時最完善的社會保險製度,為了籠絡人心,他在占領區實行了一整套相比英國時期的優惠政策,比如在蘇伊士運河的過船費上,他留給埃及的提留比英國人高百分之五十;國內企業家和私人蜂擁而來,不僅給阿拉伯國家造成了新的殖民者的印象,還擾亂市場,打破了當地人的傳統生活,尤其是一些人不尊重穆斯林的生活習慣,扛著豬肉招搖過市,讓當地人不勝其煩。

在帝國總理戈培爾博士的強力幹預下,實行了嚴格的生產資質和市場準入製度,提高了海外投資的門檻,才慢慢扭轉了全民辦石油的局麵。在此同時,李德親自製訂了一些向所在國讓利措施,並施以小恩小惠,比如興建學校、公共交通等,德國鬼子的叫聲慢慢聽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