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節 超級潛艇與南極基地(1 / 2)

1939年1月,納粹遠征隊抵達了挪威宣稱擁有主權的南極毛德皇後地,並開始製作該地區海圖。接下來的幾周,從“施瓦本蘭登”號上起飛的2架飛機在近60萬平方公裏的區域內進行了15次飛行,拍下了超過1萬多張照片。隨後,納粹德國宣布吞並東經20°至西經10°的南極毛德皇後地,並將該地重新命名為“新斯瓦比亞”,卐字紅旗在海岸邊飄揚。

遠征隊員在海岸登陸後,留下了表明主權的標記,他們建立了一個臨時性基地,以便進一步深入內陸點。據遠征隊的報告說,他們駕機在南極內陸發現了溫泉,溫泉周圍奇跡般地長有植物,遠征隊將該溫泉稱為“施摩爾綠洲”。由於氣候因素,在完成預定使命後,“施瓦本蘭登”號於1939年2月搭載遠征隊員返航。

遠征隊首輪行動的成功使希特勒十分興奮,他計劃在1939年、1941年再對南極進行兩次遠征,希特勒希望通過這兩次遠征,建立固定的南極基地,更重要的是,能將納粹德國的版圖擴展到南極。然而,納粹對南極的首次遠征結束僅7個月後,第二次世界大戰便爆發了,後兩次大規模遠征南極隻好暫時作罷。

1940年6月,法國戰敗投降,希特勒再度對南極產生了興趣。他命令德國海軍總司令埃裏希?雷德爾元帥研究建立南極基地的可行性,希望德國海軍能通過南極基地為德國潛艇補充油料和魚雷,進而控製南大西洋和德雷克海峽。

1940年聖誕節期間,德國海軍巡洋艦“亞特蘭蒂斯”號抵達南印度洋上的克爾格倫島,補充淡水和修整,不久 德國海軍便以此為基地,往南攻擊南極附近的盟國艦隻。1941年1月,德軍海上突擊部隊在南極毛德皇後地以北海域俘獲了2艘挪威商船,第2天又俘獲了3艘商船。此時,希特勒覺得建立南極基地的時機已然成熟,他直接授權潛艇部隊司令卡爾?鄧尼茨負責此事。但是隨著歐洲戰事越來越激烈,希特勒建立南極基地的計劃暫時被擱置了。

進入1942年,在元首與施佩爾的大力整頓下,德國工業轉入戰時體製,海軍造船統納入了施佩爾的軍備範圍,實行流水線生產,武器產量飛速增長。根據海軍的意見,不來梅造船廠參照日本的“伊”式潛艇的圖紙,很快設計出排水量達到4000噸的超級潛艇,用於為大西洋的戰鬥潛艇補充魚雷和柴油。

日本海軍自20年代末期起,即進行了潛艇攜帶飛機作戰的研究,到二戰期間,世界各國海軍中隻有日本海軍的大型潛艇較多攜帶艇載機,執行偵察或校正彈道任務。伊-400型的設計思想萌發於1941年。1942年3月,從潛艇上起飛的一架E14Y1型偵察機,飛臨美國西海岸俄勒岡州的森林,投擲了兩顆小型燃燒彈,炸死了一隻野豬和兩隻野雞。受這次成功的鼓舞,日本海軍的“○五”造艦計劃裏加入了總數為18艘的伊-400型潛艇。

為了少走彎路,實行短、平、快,李德鼓勵德國軍工生產上實行“拿來主義”,但一開始遇到了阻力。宣揚了多年的日爾曼民族優越性,怎麼能師從黃皮膚、塌鼻子的東方民族呢?

在一次召開的企業家會議上,李德一手激動地拍打得自己的臉麵、另一手舉著雪花般的訂單質問到:“你們要麵子還是要錢?要錢我就把圖紙給你們讓你們生產。要麵子的話,我可以把這些訂單交給在俄國的工廠,讓你們守著你們高貴的日爾曼麵子當飯吃吧。”

結果,從克虜伯到萊茵金屬公司,爭先恐後地伸手從元首手裏搶過訂單。麵子固然重要,但沒有錢的話,麵子隻不過是一層薄薄的皮。“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說起來容易,上下嘴皮一碰就行了。做到的有幾個?除非是死要麵子支援別人,連自己百姓餓死都不管不顧的怪物。

鄧尼茨把新建成的大型補給潛艇起了個形象的名字:奶牛。李德曾經參觀過,實際上是日本伊型的放大版,隻不過裝上了先進的雷達和通氣管,另外就是把日本人計劃放飛機的地方改裝成儲油罐。

為了彌補雷達性能的不足,艦橋上還安有特大型的雙筒潛望鏡。遠洋作戰長達四個月,食物和補給品被塞進潛艇的每一個角落,狹窄的過道上也擺著食品箱,人隻能彎著腰走在上麵。

奶牛的主艦體采用橫向雙筒結構,很象一副眼鏡,這是為保障艇內彈藥庫和巨大燃料箱的安全而專門設計的。設置在船尾的乘員艙室恢複為單筒,這種雙筒設計使其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它的下潛時間為56秒,吃水為32米。設計潛深148米,試航中潛到了173米。

奶牛起初設計艇員為174人,後來增加為257人,可以說是潛艇中的巨無霸。

到1942年7月,德國已經建造了10艘奶牛。奶牛長139米,水上排水量4150噸,水下排水量7560噸,是二戰期間建造的最大潛艇。設計最高航速水上20節,水下7節,航程33000海裏/16節,可持續作戰四個月以上,作戰半徑可達到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