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節 病急亂投醫(2 / 2)

元首為了掩飾窘迫,他向米沙伸手:“快講,別慢慢騰騰的像個娘們。”

米沙清了清嗓子,緩緩講述起來……

←←←←←←←←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揭開了“巴巴羅薩”計劃的序幕!由於以斯大林為首的蘇聯最高統帥部,對戰爭爆發時間、德軍攻擊方向判斷的失誤,加上大清洗對蘇聯紅軍造成的影響,戰爭一開始蘇軍接連失利,氣勢洶洶的德軍直逼蘇聯首都莫斯科!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德國的軸心盟國日本法西斯也在遠東地區蠢蠢欲動,中國東北地區的日本關東軍增加至20個師,總兵力超過了70萬,針對蘇聯、代號為“關東演”的大規模實戰軍事演習正在中國東北地區展開,一時間遠東地區戰雲密布,日蘇之戰大有一觸即發之勢,蘇聯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東西兩線作戰的危機!

在全力對付德軍西線猛烈進攻的同時,斯大林心中始終沒有忘記東線的日本關東軍。為此斯大林先後六次致電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請求毛澤東出兵援助蘇聯,以配合蘇聯紅軍對付日本可能在遠東地區的進攻。

德蘇戰爭的爆發不僅影響了世界局勢,而且對中國共產黨的對外政策也產生了重要影響。早在1941年6月23日,發表了毛澤東起草的《關於反法西斯國際統一戰線的決定》,指出德國法西斯對蘇聯的侵略“不僅是反對蘇聯的,而且也是反對一切民族的自由和獨立”,目前世界共產黨的任務是“為反對法西斯而鬥爭,為保衛蘇聯、為保衛中國、為保衛一切民族的自由和獨立而鬥爭”。

就在這一天,《解放日報》也發表了題為《德國法西斯進攻蘇聯》的社論,指出:當此德國侵蘇戰爭開始之時,即毫不遲疑地,寄無限的同情與偉大的蘇聯,並願意追隨蘇聯援華的光輝範例來援助蘇聯人民的衛國戰爭。

蘇德戰爭爆發的當天,斯大林就緊急約見共產國際領導人季米特洛夫,要求共產國際立即組織和發動各國共產黨武裝保衛蘇聯。為此共產國際通過了一項緊急決議,提出了建立國際統一戰線的口號,並且指出:隻有保證蘇聯的勝利,各國人民才有可能爭取自由。

當蘇聯方麵在偵察到日軍在中蘇邊境集結情況之後,立即通過共產國際要求“八路軍迅速集結,對向中蘇邊境集結的日軍采取牽製行動”。

1941年7月,斯大林第一次致電毛澤東,要求中國共產黨方麵不要讓進攻蘇聯的日軍麇集在北平、張家口和包頭方麵,要求“采取行動,破壞上述地區的鐵路交通”;在這封電報中,斯大林還以商量的語氣詢問毛澤東“能不能抽調若幹旅或團擺在長城附近,以牽製日軍”。

對於斯大林的請求,毛澤東給予了積極的回應,7月2日,他電示華北前線的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說“日蘇戰爭極有可能爆發”,如果日本進攻蘇聯,“敵為肅清後方計,將在華北加強鎮壓”,麵對如此複雜局勢,“我軍須準備配合蘇軍作戰,目前做此準備,以待時機成熟,即可行動”。但是,毛澤東同時提醒彭德懷:“此種配合,是戰略的配合,是長期的配合,不是戰役的配合與一時的配合,請在此基點上考慮一切問題!”

7月7日,中共中央在紀念抗戰四周年的宣言中再次指出蘇聯的衛國戰爭和中國的抗日戰爭是“站在同一戰線上,成敗與共,休戚相關”的,但是針對“隻有保證蘇聯的勝利,各國人民才有可能爭取自由”的說法,毛澤東在文中委婉地表達了不同的意見,毛澤東指出中國共產黨援助蘇聯的具體辦法就是: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堅持國共合作,驅逐法西斯日本強盜出中國。

7月15日毛澤東在致遠在重慶的周恩來的電報中指出:“蘇德戰爭起,我們即刻加緊偵察和準備破壞交通,借以牽製敵人,我們決心在現在條件下最大可能幫助蘇聯紅軍的勝利。”

但是毛澤東也清楚地看到敵我力量的懸殊差距,強調“假若日本進攻蘇聯時,我們在軍事上的配合作用恐不很大。假如不顧一切犧牲來動作,有使我們被打坍,不能長期堅持根據地的可能,這不管在哪一方麵都是不利的”。毛澤東在電文中還讓周恩來把他的意見告訴蘇聯駐華使館武官崔可夫將軍,並請崔可夫轉告斯大林……

“誰?”李德一怔。這個崔可夫可是炒麵捏的人——熟人了,莫不是目前不久前正在斯大林格勒與德軍作對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