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節 人在旅途,心係伊拉克(2 / 2)

1941年4月30日淩晨,英國駐巴格達大使館的官員們被附近拉什迪兵營傳來的隆隆聲響所驚醒。英國人發現,一支龐大的伊拉克軍隊正朝著哈巴尼亞鎮英國皇家空軍基地開進,顯然,伊拉克人發起了叛亂。

外交官們迅即向基地指揮官哈利?喬治?斯瑪特中將拍出電報。後者下令發出戰鬥警報,但斯瑪特中將很難向亂哄哄聚在一起的飛行學員們解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在場的人恐怕誰也不會想到,此後數日,他們將成為決定大英帝國命運的焦點人群。

中東地區在二戰中戰略地位非常重要,皆因石油蓄量豐富。盡管英國於1927年被迫讓伊拉克獨立,英國仍然以保護英國石油公司為名,在伊拉克駐軍。1941年4月3日,伊拉克政局發生了戲劇性變化。仇視英國的拉希德?阿裏?艾格拉尼希望與納粹德國結盟。

伊拉克當權者與希特勒勾勾搭搭沒能逃過丘吉爾的眼睛。丘吉爾立即意識到了英國在伊拉克麵臨的嚴峻形勢。如果德國占領了伊拉克,不僅意味著英國將失去寶貴的石油,德國空軍還可以借機輕易切斷英國與印度的空中聯係,更為嚴重的是,英國在中東阿拉伯國家的威信將因此蕩然無存,這對於英國這個老牌殖民地國家而言無疑是最為致命的。

在丘吉爾的一再督促下,英國名將韋維爾派出第10印度師2旅於4月29日在巴士拉登陸,還派出“赫爾姆斯”號航母和兩艘皇家海軍巡洋艦浩浩蕩蕩殺向波斯灣。

拉希德?阿裏意識到,攤牌的時候到了。

英軍要從陸上打到巴格達還需時日,他必須搶先占領最近的哈巴尼亞英國皇家空軍基地,迫使英軍在缺少製空權的情況下不敢輕易冒進。

4月30日淩晨,配備有大炮、裝甲車的伊拉克軍隊包圍了英軍基地,並在基地南部的高地架好了大炮。在伊拉克政府軍後麵,成群結隊的阿拉伯部族烏合之眾攜帶50門大小火炮隨時等候,尾隨政府軍攻入英軍兵營撈取戰利品。

此時,遠在倫敦的丘吉爾親自口授了一份給英軍駐伊拉克司令斯瑪特將軍的電報:“給我狠狠地打!”

老虎不發威,當我是病貓;老虎一發威,呲牙又咧嘴。第二天,英軍全麵出擊了,首批35架英軍教練機飛臨伊軍陣地上空。這些教練機大都剛剛加裝了113公斤或9l公斤炸彈掛架。從巴士拉方向飛來的皇家空軍第70、37轟炸機中隊的“惠靈頓”轟炸機也趕來支援。

被炸得人仰馬翻的伊軍奈何不了飛機,就炮擊基地報複。沒承想,此舉暴露了伊軍火炮陣地。“惠靈頓”轟炸機趁機反複投彈、掃射。大膽的英軍飛行員將轟炸機降低到300米,直接轟炸防空炮兵陣地。首輪轟炸,伊軍幾乎毫無反擊之力。伊空軍兩架“角鬥士”戰機和兩架道格拉斯A8型戰機在混戰中也被擊落。

此後,伊軍一路潰敗,伊拉克全境被英國人占領。

在伊拉克與英國生死搏鬥之時,希特勒隻派出了幾架飛機助戰,眼睜睜看著伊拉克舉國淪喪,德國失去了進入中東的千載難逢的機會。因為此時德國機械化部隊正在巴爾幹鏖戰,幾十天後,幾百萬德軍就要進入蘇聯。

→→→→→→→→

回想起來,去年希特勒實在是窩囊廢,在全世界麵前丟麵子不說,還失去了一次插足中東的大好機會。原因主要是希特勒缺乏全球戰略眼光,對歐洲以外的地方重視不夠,坐視良機。不過,這樣的低級錯誤再也不能犯了。

現在,元首洋洋得意地對隆美爾說:“今年,我們的眼光放得更遠,步子邁得更大,縱橫捭闔,順勢而為,不僅鞏固了北非,而且進入了中東,你的非洲軍團,不,中東軍團在巴格達以南大敗英軍,去年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我們手裏實現了”。

“這主要元首的功勞”。不善奉承的隆美爾也學著拍馬,馬上換來主子的勉勵:“你也功不可沒,你就是現代的郭侃。”

愛娃掩嘴笑了,這主子和奴才互吹互拍起來一點都不臉紅。

“郭侃是什麼東西?鍋盔吧?”隆美爾想到吃的方麵去了。元首隻得給他補課:

公元1252年,大蒙古帝國的皇弟夫拉可汗率領大軍開始了往西方的遠征,其中有位漢人的年輕將軍郭侃,他乃是第六十位郭子儀的子孫,自祖父那一輩以來就一直出仕於蒙古帝國。

西征軍沿著絲綢之路進軍,侵入波斯領土的第一個關口為鸞城阿拉莫德,此地乃是在一百六十年間威猛席卷全西亞的回教伊斯瑪伊教派暗殺教團的根據地。當時,五萬兵力死守絕壁上的要害,經過殊死搏鬥,郭侃攻陷落了磬城阿拉莫德,殲滅了暗殺教團。

公元1258年2月,郭侃逼迫巴格達,隨即發生激戰。這座《一千零一夜》故事中的都城巴格達在決死的防衛戰中陷落,結束了近五世紀的穆斯林教教主政權。激烈的攻防戰中,郭侃用繩索在幼發拉底河上搭起浮橋勇,親自率領敢死隊強行渡河,親手擒住了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