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毒婦人與猶太人(2 / 2)

此時,德國婦女的美貌已黯然失色,她們平時隱藏在心底的獸性迸發,殘忍心惡性膨脹,演變出來一大批窮凶極惡的女虐待狂。伊爾瑪?格蕾澤就是其中的一員。

伊爾瑪?格蕾澤,生於1923年,她並非出身名門,是勞動人民的子女,小小年紀就成了一名狂熱的納粹黨徒。她所學專業是護士,卻選擇了集中營女看守的行當。由於心狠手辣,憑著虐待、折磨、殺害猶太女囚的功勞,她十八歲時就獲得了令眾多女看守羨慕不已的鐵十字勳章。

俗話說,姑娘十八一朵花。這個年齡正是情竇初開、談情說愛的時節。她應該和同齡人一樣戀愛、結婚,生兒育女,享受美好生活。但現在,她卻手執皮鞭對猶太女人怒目而視。一切的一切都歸因於納粹的反猶政策。

那麼,納粹為什麼喪心病狂地反猶呢?相信這個問題讓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如果不解開這個謎團,就不能解釋為什麼像格蕾澤一樣的大好青年變成惡魔的。

希特勒把猶太人看作是世界的敵人,一切邪惡事物的根源,一切災禍的根子,人類生活秩序的破壞者。就像一些人把一切都怪罪於美國一樣,希特勒把一切都怪罪於猶太人,假如有一天他辣椒吃多了大便拉不下來,他肯定會歸究於猶太人。

首先,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曆史上歐洲人對猶太人就持有成見。猶太人的遠祖是古代閃族的支脈希伯萊人,公元前,他們的祖先曾聚居生活在阿拉伯巴勒斯坦土地上。公元1世紀,羅馬帝國攻占巴基斯坦,羅馬統治者屠殺了百萬猶太人,最後把還把餘者全部趕出巴勒斯坦土地,使他們流散到西歐。

猶太人逃到西歐後,當地的封建主們非常歧視他們,不許他們占有土地,隻許他們經營商業。在自給自足的社會裏,搞什麼商業呢?除了一些小專賣外,,上於基督教不準放貸,因此猶太人涉足了放貸這項金融界,

在當時的社會裏,不務農的人就是不務正業的人,放貸更不是什麼好事。至於猶太人因此有了金融業的“天賦”,在因禍得福的同時也招致了廣泛的仇視。但不管怎樣,也許是歪打正著,鑄就了猶太人善於經商的特質,他們不僅在困境中頑強地繁衍生息,而且逐漸地富有了。

公元13至15世紀,歐洲開始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當地新興資產階級同那些經商致富的新興的猶太人資本家們產生了利益衝突,噩運再次降臨到猶太人的頭上。現實利益的衝突加上宗教信仰的差異,大批猶太人被迫流往東歐及美洲各國,開始了曆史上的猶太人第二次逃亡。

不幸的是,這種反對猶太人的意識,居然演變成了一種文化沉澱,在某些國家和地區一直“遺傳”到現代。尤其是進入本世紀後的德國及奧地利民族,反猶情緒與日俱增,希特勒及其追隨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戰前,德國還認真考慮把所有的歐洲猶太人流放到馬達加斯加島去,讓他們自生自滅,後來發現根本沒有那麼多的船,其他國家也並不熱心資源,所以在戰爭爆發後,幹脆來了個最終解決,才開始真正大規模的殺猶太人的。

說穿了,歐洲那些國家幾乎都討厭猶太人,其它國家盡管歧視但是沒有殺人,這個希特勒就像個使著笨狗咬狼的笨蛋,竟然動手殺人。

其次,道不同,不與相謀。

猶太人是宗教敵人。猶太人不信基督的,而是信猶太教。而基督教是世界上流傳最廣、信教人數最多的宗教。在歐洲,特別是西歐,人們普遍信仰基督耶穌。雖說基督教的經典《聖經》之一的《舊約全書》,原是猶太教的經典,兩教之間有著密切的曆史淵源,但基督教教義認為,是耶穌的12門徒之一的猶大為了30塊銀幣而出賣了上帝之子,是猶太人將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所以基督徒對於猶太人有著難以化解的曆史冤仇。基督徒家庭的孩子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猶太人是邪惡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