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霍爾姆解圍(1 / 3)

高地屢攻不克,不光包圍圈裏的老將軍心急如焚,包圍圈子外的第39軍軍長阿尼姆也臉上無光。他向哈爾德總參謀長拍了胸膛說一定在十天內打到霍爾姆。然而一個月過去了,他的部隊丟盔卸甲不說,還被一座幾十米的小山頭擋住去路,讓他的老臉往那裏放?

老天也和阿尼姆作對。俄羅斯最嚴酷的天氣已經過去,進入3月後,河流解凍,沼澤融化,俄羅斯薩符拉索夫的名畫《白嘴鴉飛來了》的意境在霍爾姆顯現。但對德軍來說,這是雪上加霜:河水泛濫,沼澤解凍,冰雪融化,道路泥濘,半人高的雪牆化成了淙淙小溪。別說車輛,人踩上去像踩到西瓜皮一樣老是跌跤絆馬爬,有幾十匹馬就這樣活活摔死和累斃。

有一天,阿尼姆到霍爾姆以南的戰俘營審問戰俘。蘇軍第45滑雪旅副旅長不知受了什麼刺激,腦子裏零線與火線搭上了,竟然帶著一小隊滑雪兵從山頭滑下來,一直滑進德軍337團的團部,還撞翻了團裏的作戰參謀。

這位受到辱罵、負氣出走的副旅長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情況:守衛在山頭上的蘇軍近衛部隊傷亡慘重,已被調到後方休整,目前在上麵的是第46步兵師一個團、第45滑雪旅大部、第34機械化旅和愛莎尼亞的一個團,其中愛莎尼亞團守衛著山頭後麵的河岸地帶。

阿尼姆對副旅長獎勵了些德國香煙和酒後走出戰俘營。他看到幾個士兵吃力地抬著一架木排,感到好奇。跟在後麵的一位連長解釋說,他們正往包圍圈地裏運送給養。

原來,元首親自指揮德軍攻打馬爾他,帝國的運輸機都調到地中海戰場,對霍爾姆的空投也停止了。但包圍圈裏的人要吃要穿啊,槍炮更不能餓肚子。

丹尼爾將軍聲嘶力竭地直接向哈爾德發牢騷,沒想到參謀總長的氣比他還大,吼聲讓電話另一頭的老將軍聽得頭昏眼花:“元首把每一架運輸機都調到南海,我有什麼辦法,你把我當運輸機拿去好了。”

“你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我們投降吧?”老將軍放了狠話,但哈爾德沒能被嚇倒,或者說,老奸巨猾的哈爾德根本不吃這一套,他砰地放下了電話。

也許意識到自己太不象話,幾分鍾哈爾德打來電話,一本正經地建議用汽球空飄物資到包圍圈裏。

第8山地輕型突擊隊的一個工兵排長出了個餿主意:一條自南向北的季河流經霍爾姆彙入伊爾門湖。現在河水剛剛解凍,何不紮上些木排,上麵捆綁上給養順流漂往包圍圈?

排長的主意比德軍陸軍總參謀長高明得多,盡管好多木排被浮冰撞爛、被蘇軍截獲,擱淺在沙灘上,總算有四分之一的彈藥送到德軍手裏,比空投還劃算些。

望著順流而下的木排,阿尼姆計上心來:那座屢攻不克的小山在河的西岸,何不派出一支奇兵沿河而上,繞到背後來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回去後他與舍雷爾閉門謝客研究了兩天,一致認為這個辦法勝算頗大,最有利的情況是從後麵進攻,遇到的是愛莎尼亞人,他們恨蘇軍勝過恨德國人,而且隨著愛莎尼亞國內恢複蘇聯吞並前的政策,加劇了波羅的海人對蘇軍的貌合神離。

接下來的幾天阿尼姆與舍雷爾籌集物資,挑選人員。他也犯了丹尼爾老將軍的錯誤,直接向哈爾德請求派幾百名海軍陸戰隊支援,當然也挨了一頓臭罵:“你們怎麼一個德性?拉屎尿尿都不看個時候,沒看到帝國正在登陸馬爾他嗎?再說你要海軍陸戰隊幹什麼?神經病。”

阿尼姆在哈爾德那裏碰了一鼻子灰,但他不死心,思來想去,他向頂頭上司第16集團軍司令布施上將求助,又是電報摧促又是電話求救,對方煩不勝煩,利用私人關係,從500人的愛莎尼亞海軍陸戰隊裏抽調了100人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