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架斯圖卡轟炸機從各個機場起飛,嘯叫著飛過頭頂,飛向明斯克高地,飛向莽莽森林,飛向沼澤水窪,飛向密林裏的村莊。
炸彈像雨點般落進樹林裏,幽暗的密林中紅光乍現,濃煙四起,炸起的白色煙柱像騰空而起的火箭彈一般竄升到天空。炸彈把鬆樹炸成兩半,把樺樹連根拔起又慣下。人群呼喊著、慘叫著四處奔逃,不時被炸彈炸起,又重重地摔到樹幹上。樹枝上倒掛著人的屍體,河水被染成殷紅。人的軀體被撕成碎屑,軍火庫被點燃,成片的森林燃燒,連南邊十幾公裏的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都能感受到燒烤的熱浪和灰燼。
轟炸整整持續了三天三夜,越來越多的飛機從明斯克、維爾紐斯、考那斯機場,甚至從350公裏外的薩雷馬島起飛,加入到這場大狩獵。莫德爾每天都在竊笑:在此期間,莫德爾把空軍總司令安排在全鎮最好的旅店裏,每天好酒好肉和白俄羅斯美女招待。隻要把他供在這兒,空軍幹得十二分的賣力。
第四天,米爾契動身了,莫德爾沒再挽留他,因為包圍圈裏已經沒有值得一炸的目標了,而且適得其反:不少地方被炸起森林大火,東南方圓幾十公裏的地方煙霧彌漫:燃燒的森林烘烤著沼澤蒸氣升騰。
500輛坦克和25萬士兵從四麵八方分進合擊。莫德爾讓東方部隊打頭陣,德軍在後麵督戰。波羅的海部隊打得非常英勇,白俄羅斯部隊起初畏畏縮縮,但在嚴刑峻法麵前隻得硬著頭皮往前衝。烏克蘭部隊明顯缺乏鬥誌,莫德爾隻得以沒收分配的土地相威脅。不過,所有東方部隊在燒殺搶奸淫方麵都不甘落後。
這是一場高科技條件下的中世紀肉搏戰,德軍用衝鋒槍和截短的步槍小心翼翼地搜索前進,冷不防一把匕首從斜刺裏紮過來。他們還得防備來自樹上的子彈。幾天後,他們也學會了爬樹,連續幾天吃喝拉撒全在樹上。
前麵發現敵情,幾十隻德國軍犬從叢林間衝上去把敵人撲倒在地,爆發了人狗大戰。軍犬緊緊咬住遊擊隊機槍手,把他們從槍位上拖開。在湖濱橫躺著人和狗的屍體:人的牙齒緊緊咬住狗的鼻子,狗的利牙已經撕斷了人的喉嚨。人血和狗血混雜在一起,把湖水染紅。
實際上,莫德爾的有些話隻是為了表明決心。清剿行動開始後,他軍事打擊與政治利誘相結合,幾乎每天向密林深處的遊擊隊員們喊話,他的喊話方式別具一格:不是讓德軍宣傳員拿著白鐵皮卷成的喇叭喊話,而是組織了上萬當地老百姓聲淚俱下地哭訴:
“柳莎,你一個女孩子混在男人堆裏幹什麼?快回家,家裏的奶牛沒人喂養。”
“伊留加,德國人給我家分了7俄畝地,我和你媽種了甜菜了,日子可甜蜜了。可我們發愁你還在受苦。”
“孩子呀,我們都老了,誰來給我們送終啊。求求你政委同誌,放我們的孩子回家吧。白俄羅斯馬上就要成為新國家了,不要為斯大林賣命了。你們想想,他給了我們什麼?”
“你們聽著,誰要是繼續與白俄羅斯人民為敵,我們把你們千刀萬剮。”
仗打到後來,這種心戰效果越加明顯,不斷有遊擊隊員走出密林投誠,在克裏維奇,一個團的遊擊隊在政委率領下從泥沼裏走來。屠殺俘虜的情況隨處可見,但沒成為普遍現像,更不是莫德爾所要求的消滅一切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