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節 希特勒在利埃邊境(2 / 2)

……

東方破曉,幾輛半履帶裝甲車行駛在意大利巴爾波元帥修築的公路,從托布魯克往東沿維亞巴爾比亞到達另一個大城鎮巴迪亞。公路左邊不遠的地方就是大海,右側則是高高的懸崖。

坦克、汽車和大炮的殘骸隨處可見,有輛M3中型坦克騎在德國3號坦克上,還有輛德國4號坦克把英國十字軍坦克摁地沙地裏耍流氓。一輛意大利35型豆坦克被英國坦克一頭撞進沙子裏,半截身子不見了。

在一塊小台地上,被鮮血浸泡成黑色的沙漠裏圍繞著成群結隊的禿鷲,幾隻黑壓壓的食腐肉者正在舉辦饕餮盛宴,依稀可見白森森的骨架和散落周圍的幾頂德式鋼盔。冉妮亞杏眼圓睜,拽過車載機槍掃過去一梭子,幾隻禿鷲哀叫著撲騰了幾下不動了,其餘的直衝雲霄,有一隻緊擦著車頂飛過,一陣騷臭撲麵而來。

過了巴迪亞,要爬十五公裏的坡路,直到與特裏卡普諾接界為止,這是一條跨越這片高原的駱駝古道。意大利人曾在這裏修建過一座石頭要塞雷道塔卡普諾,用以守衛四公英裏外與埃及接壤的邊界。原先修築這座要塞的目的是為防止反叛的利比亞反意遊擊隊逃出利比亞,它一直伸進沙漠,肉眼也能看到。

在利比亞與埃及邊境線上,元首與隆美爾下車,金燦燦的朝暉,漸漸染紅了東方的天際,高高的黃山主峰被燦爛的雲霞染成一片緋紅。施蒙特拿起相機,記錄下他們富有詩意的鏡頭。

元首站在地中海岸邊一片高高的曠野上,麵對埃及,俯瞰著即將記錄下他的戰史的自然風光。在他的左邊,一壁陡峭的懸崖背對大海的邊緣,事實上,象這樣的海岸,所有的道路都可以通向埃及邊境,在他的右邊,陸地隆起一百米高的台階,直到高於海拔五百米的最高點才與大約三十公裏的內陸相接。這些台階,或者說陡峭的斜麵,將成為重要的戰略目標。

斜跨過這片上升的平原,是平緩的如肋骨狀起伏的波浪形地麵,就象沙子的波濤一樣,一直伸延到五公裏外,高達十五米。隆美爾指著前方向元首介紹說,他可以在這些波浪之間向前推進,把坦克隱藏在它們背後。此外,還有一些幹涸的峽穀和河床,那裏可以掩護部隊秘密接敵。

一進入埃及,道路就開始變成一條陡峭曲折的通往塞盧姆的懸崖坡道。深藍色的地中海襯托出它那布局鬆散的碼頭輪廓,幾艘燒得發黑的小炮艇歪歪扭扭地躺在碼頭周圍,車隊駛近時升騰起一群海鳥。海濱公路的左邊,跳入眼簾的是令人眼花繚亂的白沙和海洋,右邊是再次突起的懸崖,陡峭而不規則,高達六百多米。這就是通往開羅的路。

為首的車在塞盧姆路口停下,隆美爾請元首下車,李德思忖片刻,手往前一揮,車隊繼續挺進。過了塞盧姆7公裏後,另一條道路岔向右邊,把懸崖分割成夾發針形彎道——德國人把它們稱為S形曲線,這就是哈勒法亞隘口,由馮?赫爾弗上校指揮的第22師摩步團攻占,而安德裏上校的裝甲偵察團已經爬過懸崖進入沙漠高原,奪取深入埃及的通道。

元首今天親臨這一防區巡視。裝甲車離開了公路,進入埃及境內的利比亞高原,在礫石和駝刺灌木叢中慢慢爬行。車上的人像站在海洋的波峰浪穀上麵,不管他們抓得多緊,仍然在車廂裏被顛得東倒西歪。履帶卷起的塵土把大家變成了土人,李德也一樣,並沒有因為他是德意誌帝國元首而幸免。

士兵們看到元首出現在前線,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元首向他們揮手致意時,他們還沒有反應過來,一個個猛掐自己的大腿,意識到不是夢境後才立正敬禮。隆美爾在自己的士兵中間如魚入水一般,直接爬進他們的散兵壕與他們聊天。當這些普通的士兵被允許麵對麵地和自己的將軍談話,並能向他講述幾天前所經曆的浴血奮戰時,可以看到他們臉上浮現著一種真正的快樂。

當然,真正引起士兵們轟動的即不是元首也非他們的隆美爾,而是兩位美女。盡管全身被土籠罩,但在士兵們眼裏,冉妮亞是天女下凡,麗達是維納斯再世,其轟動效應,不亞於美國的美國女明星香吻勞軍。她倆也不負眾望,力爭與每個士兵握手,膽大點的士兵衝上來一個香吻,她們也笑納了。一些士兵興奮而又怔忡地望著被她們握過的手,還偷偷地放到鼻子底下聞著。但願他們今晚做個好夢——桃花夢;做夢自己說了不算,但今晚擼管是肯定的了。

地麵是一些堅硬的岩石,無法挖掘,掩體隻能用岩石壘成,一塊粗帆布伸向掩體外,以便在灼熱的太陽下可以有一塊遮蔭的地方。這也就是士兵們為什麼都穿得很少的緣故——通常隻穿一點短衣褲。小夥子們被曬得跟黑人一般。就這樣,元首從一個陣地走到另一個陣地,看望步兵、炮兵、坦克兵和觀察兵等。在元首離開後相當長的時間內,這些士兵們還感覺到元首在他們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