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 在埃菲爾鐵塔高瞻遠矚(2 / 2)

元首與愛娃的房間非常時尚,鋪滿猩紅的地毯,還有套房、浴室和裝有鏡子的淋浴間。從窗戶就能看見埃菲爾鐵塔的塔尖。

愛娃要迫不及待地遊覽埃菲爾鐵塔。建於1889年的埃菲爾鐵塔是位於法國巴黎戰神廣場上的鏤空結構鐵塔,高300米,塔身總重量7000噸。埃菲爾鐵塔得名於設計它的橋梁工程師居斯塔夫·埃菲爾。鐵塔設計新穎獨特,是世界建築史上的技術傑作,是法國的驕傲和巴黎的標誌。

如果說,巴黎聖母院是古代巴黎的象征,那麼,埃菲爾鐵塔便是當代巴黎的象征。戰勝法國後,希特勒曾經來到埃菲爾鐵塔,當時鐵塔不對外開放,沒能登上鐵塔,隻得以鐵塔為背景照了張像。這個心願這次得到了滿足,施佩爾提前聯係好了鐵塔管理處,並疏散了遊人。

傾斜而上的電梯把他們帶到最下層的了望台,麵積很大,設有會議廳、電影廳、商店和郵局,還有一個裝潢考究的全景餐廳,好像置身於鬧市,而忘記是在57米的空中。鮑曼見到餐廳邁不動腿了,蓋爾達有身孕,夫妻倆鑽進餐廳,元首與愛娃繼續上行。

電梯到115米的二層平台,美麗的巴黎城盡收眼底,大街上的人群像小螞蟻,一排排的車輛像小甲殼蟲,北麵的夏洛宮及其水花飛濺的噴水池、俯瞰塞納河上的長長的船和鐵橋、南麵戰神校場和法蘭西軍校的古老建築,構成了一幅令人難忘的風景畫。

李德想到此為止,酷愛運動的愛娃卻意猶未盡,硬拉他上到了274米的三層,全巴黎盡在腳下,嘈雜的巴黎忽然靜了下來,變成一幅巨大的地圖,大街小巷變成無數條寬窄不同的線。淡黃色的凱旋門城樓、盧浮宮、巴黎聖母院、白色的蒙馬聖心教堂都清晰可見,色彩斑斕。

元首叉腰屹立在鐵塔上,以征服者的姿態高瞻遠矚,對施蒙特說:“這象征著德意誌帝國要傲然屹立於歐洲,雄姿英發……”愛娃才不管他的雄姿,她站到元首麵前,把他的手從腋窩下拉到前麵抱住她,她仰起頭閉著雙眼伸開雙臂喃喃念叨著什麼,強勁的風吹散了她淡黃色的秀發,摩挲著元首的臉龐,施蒙特打開相機,記錄下這充滿詩情畫意的一幕。

回來的路上,施佩爾給他們講述從鐵塔管理處聽來的軼事。埃菲爾鐵塔建成後,巴黎的文人墨客並不感冒,以《項鏈》聞名的小說家莫泊桑時常在鐵塔的二樓吃飯,理由是:這裏是唯一看不到鐵塔的地方。法國著名詩人、象征主義代表人物魏爾倫每次回家都繞過鐵塔,以避免看見它的“醜陋”形象。

不幸的是,埃菲爾鐵塔也成為法國最著名的自殺地點。每年平均都有四個人從鐵塔上跳下或者在鐵塔上懸梁自殺。第一個從鐵塔上跳下去的是一位名叫蒙西埃·雷菲爾德的裁縫,穿著自己設計的、裝有彈簧的蝙蝠翅膀形狀的披風,從鐵塔頂端的護牆上往下飛,結果這個異想天開者以巨大的力量撞向地麵,在地上咂了一個30厘米深的坑。

第二天一早,戈林和納粹德國駐法國大使兼法國占領區高級專員阿貝茨來到雪茲飯店,戈林繪聲繪色地講述了頭天法國審判戰敗者的鬧劇:在法庭上,兩位前總理都指責了最高統帥部,甚至把矛頭對準貝當元帥,甘末林在法庭上一言不發,閉目養神,達拉第對法官反唇相譏:有本事你們去審判德國人,因為今天這一切都是德國造成的。

戈林眉飛色舞地說:“他們讓我作證,我對他們說,真正要審判的是英國人,是英國人在敦刻而克丟下法國盟軍自己逃回英國,是英國人偷襲法國海軍,現在,你們的主要任務不是找替罪羊,而是防備英國飛機轟炸法國城市。我說得他們啞口無言了。”

元首讓愛娃和蓋爾達留在飯店,他與鮑曼、副官們和高級專員一行到施耐德工廠視察。戈林借故回國了,鮑曼恨恨而無不嫉妒地對元首說:“他肯定很忙,因為他在法國搞了很多藝術品要帶回去,那有時間陪我們視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