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回憶(1 / 2)

序言:因是能造作、產生一定後果的原因,果就是由一定原因產生的結果。由佛教的緣起論產生了因果理論,因果理論是佛教輪回解脫理論的基礎,佛教認為任何事物都可能成為因,也可能成為果,沒有絕對的因,也沒有絕對的果。佛教所講的因,有時與緣並用,且有一些區分。“啪!”玻璃水杯掉落在地麵上發出刺耳的響聲,妻子抱怨道:“你早知道水杯會摔碎,昨天你為什麼非要執意去買它,真是浪費...。”“沒有浪費呀,我都用一天了,再說別人買了也一樣會碎的,就當了結一件因果了,你也知道我身上背負的因果太多了,也不差這一件了。”“哼,成天那套破理論,我不理你了!”妻子轉身回到臥室裏開收拾東西,我看著妻子離開的背影,思緒慢慢的沉浸在回憶中......我叫宋健,1986年出生在遼寧省GZ市一個小村子裏,兒時的回憶是美好的。那時候有很多的小夥伴,在農村大家起的很早,公雞打鳴時家家戶戶都起來生火做飯,吃完早飯,小夥伴們都聚集在村頭的大樹下一起玩耍。那時候可玩的東西可多了,有捉迷藏、跳皮筋、骨頭子、騎驢、打鳥、采蘑菇、撿栗子、抓魚、烤螞蚱、溜冰等等。在這裏特意提到骨頭子(豬骨頭子:是豬的前蹄子上的一塊骨頭),80年代的農村生活很不好,那時候隻有過年才能殺豬,然後請親戚朋友來家裏吃豬肉。我那時候為了得到骨頭子,每次老媽煮肉時,我就偷偷的把豬蹄子給偷出來,取出骨頭子後,把蹄子扔到狗窩裏,老媽因為這事還沒少打我。現在每當家裏聚在一起吃飯的時候老媽總是提起這件事,害得我老是被大家笑話,但是我心裏卻很享受這種感覺,因為我知道老媽已經沒有太多的時間了;當你知道你最愛的人什麼時間死去的時候,而你卻無能為力,那種感覺就好比把你關在一間沒有一絲光線的大房子裏,你是那麼的害怕,那麼的無助,每當你想前進的時候卻不知下一步會是什麼。

在我十歲的那年,那時候剛入冬,剛放學我迫不及待的往家跑,因為今天我和陶胖子約好了去他家和他比誰的骨頭子多,而且輸的人要給贏的人四個塊大白兔奶糖;今天我贏定他了,因為今天我聽老媽說,陶胖子最近不愛學習老是貪玩,陶胖子他媽早上把他的骨頭子都扔了(陶胖子大名“陶鵬飛”,是我家鄰居,也是我三姑家的遠方親戚,小的時候陶胖子就和我一起玩,也是我唯一的小弟);進到屋裏看到老媽在灶台邊上做飯,我喊了一聲“媽我回來了!”然後急匆匆的衝進裏東屋(那時候農村都是東西屋,中間兩邊是灶台),把書包扔到床上,迫不及待的去拿我的玩具盒子,可是找了好久都沒有找到,我就著急的喊著老媽,“媽、媽!看到我的玩具盒子沒?”“扔了!”“啥?你怎麼給我扔了,扔哪了?”“扔山裏了,可能早讓狼吊跑了。”老媽繼續做飯沒有再理我,“你賠我的骨頭子,你賠我的骨頭子!”我不依不饒的拉著老媽的一角,老媽也是被我鬧的沒有了耐心,撤下我的手說道“死孩子一邊玩去,沒看到老媽在做飯呢!”“哼!你不賠我就離家出走!”“走吧,走就別回來!”,我跑了出來,向山上跑去,因為老媽說把我盒子扔山上了,我就要把它找回來,然後藏起來。跑了好久直到,看不到路了,我才發現天已經黑了下來,我想回家,可是又怕黑不敢回去,偶爾還能聽到幾聲狼叫,我哭喊著老媽,可是沒有人回答,不知道過去了多久我喊累了,哭累了,不知不覺的就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