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金盾擔道義 鐵筆塑警魂
——《楊遠新文集》序一
陳美蘭
記得十多年前,在武漢大學作家班畢業不久的楊遠新將他即將出版的《中國刑警在邊關》的紀實文學書稿送到我麵前,希望我為它寫篇序言,我開始曾以不熟悉公安領域生活為由,婉言推搪,但在他的一再堅持下,也許是師生之情的驅使,我也就悉遵從命了。及至讀完全部書稿,竟然產生一種按捺不住的寫作衝動,寫出了題為《你為我打開了一個莊嚴而神奇的世界》的序言,表達我讀了他的作品後的特殊感受。沒想到事隔十多年後的今天,他突然又給我寄來他的作品,這次可不是一本了,而是整整17卷的一套《楊遠新文集》,仍然是希望我再為它寫篇序言。麵對這套沉甸甸的巨著,我是既興奮又驚訝,真沒想到,這位一直奮戰在公安戰線的一級警長,在如此繁忙的工作之餘會創作出如此豐碩的成果,固然,其中個別長篇是與他那位同樣是作家的妻子陳雙娥合著,但整套文集的完成,是需要多強的決心和毅力,多麼堅定的文學責任感!想到這點,我也就欣然命筆。
這套文集彙集了楊遠新創作的多方麵成果,有長篇偵探小說、中篇偵探小說、有偵探紀實文學、偵探報告文學,還有兒童長篇偵探小說以及散文、詩詞、曲藝、戲劇等等,涉及到文學創作的多種樣式,而其中最突出、最集中的內容就是反映公安戰線刑警們為社會的安寧與種種邪惡勢力作鬥爭的故事。《越海追蹤》就是其中之一,它所反映的重點是國際刑警組織跨國跨地區打擊犯罪活動的鮮為人知的壯舉。我不可能全部讀完他那一千多萬字的所有作品,就我所選取其中部份篇章的閱讀中,很自然引起我對這方麵題材創作的一些聯想。
這些年,中國社會的變革是飛速的,也是全方位的。經濟大潮的洶湧,激發起人們巨大的創造力、求新力,一切都日新月異,一切都在奮力向前。而曆史大潮的湧動,也必然會激蕩起一些汙泥濁水,社會實踐已經證明,今天社會出現的惡性事件不知要比十多二十年前多出多少倍,而且往往不僅出現在“邊關”,幾乎遍布在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綁架、販毒、詐騙、凶殺、搶劫、拐賣、貪汙腐化、黑惡勢力橫行……各種案件頻頻驚現。這種社會現象,無疑給公安戰線帶來極複雜、極險惡的環境,自然也會給反映這一生活領域的文學創作帶來許多新的課題。
麵對這樣複雜的社會現象,作為一名作家,應該以一種什麼樣的視點來把握生活?是被這些駁雜的現象所迷惑,是津津樂道地從那些汙濁中去獵奇?是以“還原生活原生態”為借口,不分青紅皂白、不分正義與邪惡,有意渲染恐怖、殘忍、血腥以刺激讀者?是以玩賞的姿態把讀者帶進混沌的迷宮模糊了價值判斷?可以說,在當今文學創作、尤其是公安文學創作中,這些對作家來說是一個稍不小心就容易掉進去的陷阱。我覺得楊遠新是清醒的,就他所處的工作環境,他所熟知、甚至是所親曆的案例恐怕難以盡數,但他卻能避開那些“陷阱”去落筆,更多是從刑警們進行破案的曲折、艱辛、曆盡風險中去切入故事,在追蹤、周旋、較量過程中逐一展開案情的複雜、犯罪人的狡獪、險惡與殘忍。這使他的創作即使觸及最陰暗、最恐怖的素材,但作品始終保持明亮的底色和激越的基調。
楊遠新這些年的新作,相當清晰地反映了我國公安戰線對敵鬥爭的新變化,刑警們活動的舞台,已經不局限於中國的大陸,而且還涉足到港、澳、台幾個地域,甚至跨越國界,與國際刑警聯手辦案。鮮明地突出了我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和我國刑警在國際反犯罪活動中的積極作用。在這種大舞台上,楊遠新為我們刻畫了一批刑警的新人形象,他(她)們中許多擔任了國際刑警組織地區聯絡官的職責,不僅勇闖險灘,臨危不懼,既具有高智能、高技藝,又胸懷開闊,敢於擔當,對國際環境的安全具有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這些新人形象出現在我國公安文學中,確實使人眼睛一亮,是很值得讚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