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中國藥典》一部規範引證基原植物學名命名人的建議(1 / 3)

關於《中國藥典》一部規範引證基原植物學名命名人的建議

學術探討

作者:秦民堅 田梅

[摘要]2010年國家藥典委員會正式頒布了《中國藥典》(2010年版),其中一部收載藥材和飲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製劑和單味製劑等。為有效控製中藥材質量,《中國藥典》不僅提供中藥材拉丁名,還提供了基原植物的學名(scientific name)。該文簡述了國際植物命名法規有關植物學名命名人的縮寫規則。作者根據《中國植物誌》、《Flora of China》以及國際權威植物名錄數據庫進行比較,統計分析了201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收錄的基原植物學名的命名人引證不規範現象,並提出修正建議,旨在引起中藥研究者的重視,維護藥典的權威性和規範性。

[關鍵詞]中國藥典;基原植物;植物學名;命名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簡稱《中國藥典》,是國家監督管理藥品質量的法定技術標準,是一部旨在保證藥品質量的法典,具有科學性、先進性、規範性和權威性。經過藥典委員會和眾多科研工作者的傾力研究和編寫,2010年正式頒布了第9版《中國藥典》,其中一部收載藥材和飲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製劑和單味製劑等,不僅提供中藥材拉丁名,還提供基原植物的學名(scientific name)[1]。筆者將本版藥典中收錄的中藥材基原植物學名與《中國植物誌》、《Flora of China》(《中國植物誌》英文版)等國內權威植物誌以及與Species 2000的生物動態名錄ITIS,TPL,IPNI,美國密蘇裏植物園的Tropicos,英國皇家植物園的(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的world checklist of selected plant families等國際權威植物名錄數據庫進行比較,發現藥典收錄的部分植物學名中命名人縮寫有錯誤或不規範之處,在此進行分析,並提出修正建議。

1植物學名及命名人

植物的學名是指植物的科學名稱,也是該種植物在全世界統一的稱謂,受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ICBN)規範[2]。國際植物命名法采用瑞典植物學家林奈(Carl Linnaeus, 1707—1778年)倡導的雙名法規則為植物命名,並規定每種植物隻能有一個正確的名稱(correct name),即最早的、合乎各項規則的拉丁文名稱,即為植物的學名。

林奈倡導的植物拉丁學名雙名法命名規則可表示為:屬名+種加詞+命名人。學名中加上命名人,一方麵是為了紀念植物的命名人,另一方麵是為了正確和完整地指示該種植物的名稱,便於核實其發表情況。因此,為科學、規範、準確地指明一種植物的名稱,必須準確引證植物學名的命名人。

ICBN推薦植物學名中命名人的縮寫形式以英國皇家植物園(Kew garden)發布的標準索引為準,並由IPNI不斷更新補充。標準縮寫可以在IPNI提供的author query中找到。IPNI以實用性為首要原則,對縮寫規則出現之前已經廣泛使用的命名人縮寫保留習慣性的用法,後來的命名人則盡可能依照標準規則進行縮寫。命名人的縮寫必須對應唯一的命名人。

IPNI認為,姓氏縮寫應避免過長或過短,如“Wilson”和“Aiton”不必縮寫為“Wils”和“Ait”,而國家藥典委員會在《關於發送“中國藥典2010版一部拉丁學名修訂”及“生藥拉丁名的詞序變更”等相關問題專題審定會紀要通知》中指出定名人應采用縮寫的修訂原則,對植物學名的命名人進行了一步縮寫,如IPNI收錄分類學家Alexander Andrejewitsch von Bunge的標準縮寫為“Bunge”,而藥典中進一步縮寫為“Bge.”,同樣處理的人名。

2命名人的縮寫規則

根據ICBN的相關規定,命名人的縮寫有一定規則[4]。需要特別注意的有以下兩點。

2.1中國命名人姓名的縮寫

中國命名人的縮寫時,要全拚出姓氏,首字母大寫,1978年之前,人名采用羅馬字拚音拚寫,如著名分類學家胡先驌(Hsen Hsu Hu)的縮寫是姓氏全拚“Hu”,劉慎諤(Liou TchenNgo)縮寫為“Liou”;陳煥鏞(Chun Woon Young)縮寫為“Chun”。由於分類學史上有眾多姓氏相同的命名人,為避免混亂,有必要在某些命名人姓氏全寫之前加上名字的大寫首字母,並加西文標點“.”,如分類學家吳征鎰(Wu Cheng Yih)標準縮寫為“C. Y. Wu”,胡秀英(Shiu Ying Hu)的縮寫是“S. Y. Hu”。

1978年國務院批準改用漢語拚音方案,中國植物誌編委會根據國務院批準的規定精神,決定凡過去已發表過新分類群、新組合的作者仍可沿用舊拚音法,不必改用漢語拚音,以保持作者的一致性,而1979年以後發表新分類群的作者名,一律用漢語拚音。如鄭萬鈞(Wan Chun Cheng, W. C. Cheng)不用改為W. C. Zheng;肖培根(Hsiao Pei Ken, P. K. Hsiao)不用改為P. G. Xiao;而1979年之後發表新的植物物種名的,如樓之岑(Lou Zhi Cen )縮寫為 Z. C. Lou (1988);徐國鈞(Xu Guo Jun)縮寫為G. J. Xu(1993)。中國命名人的縮寫和中文名等信息可以參考中國數字標本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