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晌祝語蓉便見到了那九名外族女子,而見到那九名女子的地點卻是在皇宮內院的聚美閣,畢竟這九名女子未來說不定就是皇上的妃子了,所以並不方便每日前往敬慎書院就讀,也不能像一般女師的入室弟子一樣,跟在祝語蓉身邊到司徒府學習,所以祝語蓉隻能每日進宮來教導這九位外族的公主們。
為此,宣帝還特意封賞了個內宰的官職給祝語蓉,方便她隨時進宮教導這些異族貴女,但這些女子卻未曾得到宣帝的半點兒封賞,現下的身份除了她們本身的外族公主的身份外,在****可說是毫無根基之人,也有些妾身不明的意思。
祝語蓉見到這九位女子的時候,這九人早就已經接到了來自皇上的旨意,也一早就被宮中的管事姑姑帶到了聚美閣中等候,隻為要拜見未來教導她們的師父,行拜師的大禮,她們也從旨意中知道了自己未來的命運將掌握在這個她們等候的人手中。
在見識到了****的繁華和宮中的一應用度的豪奢後,這些女子又怎麼肯再回到原本的生活中呢,更何況她們在麵見****那年輕的皇帝的時候,就已經被皇帝那不世的風采所征服,如此就更不願意回到原本的生活狀態中了。
可是,要想留下便要接受聖旨中所說的女師的教導,還要學習那些原本連聽都沒有聽說過的東西,這卻令她們中一些嬌生慣養長大的貴女們頭痛萬分,但既然皇上已經下旨了,根本就沒有給她們留下選擇的餘地,所以她們隻能認命的接受了,雖然有些困難,但中原不是有句話嗎,有錢能使鬼推磨,她們也打了這個如意算盤,不管那個老婆子有多難纏,她們都可以威逼利誘著,把這事兒給辦了。
當祝語蓉在祝大家和三長老的陪同下來到聚美閣的時候,這九位貴女俱都以為那個年齡最大的三長老便是要教導她們的女師,隻是隨著掌事姑姑的介紹並讓她們行拜師大禮的時候,她們才看向了三人中最年輕的那個女子。
可是當她們看到祝語蓉的時候,各人臉上的表情可以說是萬分的精彩,有不服氣的,憑什麼讓一個跟她們年紀差不多的黃毛丫頭來教導自己,即使眼前的祝語蓉一副婦人的裝扮,但那股掩不住的柔弱讓一些崇尚彪悍的外族女子分外的看不上眼,像是突厥、吐蕃、回紇等幾個小國的公主此時便是一臉的不屑和不服氣的表情。
她們九人中,還有幾人來自一向自詡為禮儀之邦的百濟、新羅、高句麗、琉球等小國的公主,她們從小就是學著****的禮儀長大的,對於琴棋書畫、經史子集等學問也同樣的不陌生,所以她們很有自信能夠順利的通過那位女師大人的考核,但此時真正見到祝語蓉的時候,心中也是存了十二萬分的不服氣的,盡管不服氣,但從小受到的教育讓她們將真實的想法掩飾在了柔順的麵目之下,隻是高句麗和琉球的兩位公主在拜見祝語蓉的時候,卻也像其他幾個不服氣的小國公主一樣沒有真的行拜師的大禮,隻是象征性的鞠了個躬。
而此時的祝語蓉看著麵前的這九個神色各異的女子,雖然心中無奈,但也不能任由她們就如此敷衍的行過拜師大禮,自己的母親和三長老可是跟在身邊看著呢,隻能強打起精神來,輕咳了一聲,說道:
“既然皇上下旨要爾等跟隨本官學習我朝女子的規矩、禮儀,那麼本官便會盡心竭力的教導爾等,雖不指望爾等能有‘程門立雪’的誠心拜本官為師,但卻也由不得爾等這般敷衍了事的拜師禮,因此,爾等要是想要拜得本官為師,便需拿出爾等的誠心來,否則,爾等怕是等不到會有出師封妃的那一日了。”
這九位小國公主聞言臉上俱都變了顏色,這女師言下之意就是不一定會收自己等人為徒了?至於祝語蓉自稱本官,她們倒是沒什麼意見,畢竟聖旨上也說了封祝語蓉為宮廷內宰之職,除皇太後和皇後外,這內宰之職可是宮中最大的官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