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他的理由很勉強,大道理擺了一圈,並且牽扯到烏市的供水。說實話,他也知道,這和烏市的供水有個毛的幹係。
烏市供水完全來自天安山水脈,這誰都知道。他牽強的理由,不想讓李山炮一陣分析,給轟的支離破碎。
無話可說的孫誌,隻得訕訕的笑道:“我們身為黨員幹部嗎,我認為考慮問題要長遠。不僅為我們當下考慮,也要考慮將來,甚至是子孫後代嗎。
李政委,你說是不是。種植胡楊林我認為可行,但是一下就形成規模,我看還是有些緊功近利的感覺了。
而王市長說什麼,胡楊林種植成功後,我們還可以取得巨大的經濟利益,這我就更鬧不懂了。
胡楊這種樹,四六不成材,能出什麼經濟利益。可是在我們這裏,種別的樹又不現實,這牽扯到成活率與沙漠環境土壤的問題。
嗬嗬,所以,我還是不怎麼讚同大力種植胡楊,這除了固沙防風以外,說實話,沒什麼大的經濟利益嗎。
而沙哈拉的風,不會因為我們種幾棵胡楊就會不刮了,更不會因為我們種植了幾棵胡楊,就不起沙了,大家說是不是啊!”
聽孫誌這麼說,丘山嶽竟然趕緊接話附和。這段時間他和孫誌打得火熱,兩人複員後,成了沙哈拉市的市委常委,也是頗為鬱悶的。
但是他們原先就是一個大頭兵,認識的除了龍江,再就是少的可憐的軍團領導。說實話,他們兩個真心不願呆在這個兔子不拉屎的鬼地方。
天天早晨起床一床沙子滿臉土不說,喝水洗漱洗澡都是定量供應。這讓享受草原上豐富待遇,已經習慣了奢侈生活的孫誌與丘山嶽非常的不爽!
天天這麼個樣,誰能受得了。住沒住的地方,弄個帳篷鋪個板子,這就是床,不要太糟心啊。
可環境艱苦點也就罷了,還要天天早起深入群眾之中,美名其曰與廣大幹部群眾共同建設美好家園,身體力行的參與到沙哈拉的臨建中。
這讓他們這夥人很不習慣,群眾們的眼睛是雪亮的。去了裝裝樣子還不行,這是關鍵時期,必須要起到帶頭作用。
說實話孫誌和丘山嶽真待夠了,這哪是他們待的地方啊!哪怕轉業回家鄉,就是隨便找個油水豐厚的部門當個小科員,哪怕就是科級股級的小幹部,都比在這要混的強,絕不會受這份洋罪!
說實話,丘山嶽這段時間就在忙著他自己調換工作的事情。他甚至想到了一個絕妙的方法。
哪怕哪次在勞動的過程中突然的暈倒,這樣也好,可以借機向組織申請身患重病,以非常不適宜在沙哈拉這樣美好的,大有前途的環境中工作為由,提出工作調動。
去哪丘山嶽都差不多聯係好了,也是做好了退路了。所以一聽孫誌這麼說,想到自已也快走了,快要離開這個鬼地方了,他頓時很不客氣地接話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