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季節,萬裏晴空,風淡雲輕,令人心情格外的開朗。
一個電話正在這個時候打了進來,不是王浩的手機,而是王浩桌上的那部不怎麼經常響起的紅色保密電話。
電話是姚老爺子打來的,隻對他說了一句話。
“處理好一切,回家,你應該好好地休息一段時間再說了!”
老爺子的聲音不大,語氣也沒有任何批評的意思,卻沒來由的使王浩感到心中一緊,他覺的自己讓老爺子很失望。
回京休息?而不是說接受更大的考驗。老爺子說的冠冕堂皇,沒有一絲憐惜和撫慰的意思。
就算自己犯了錯誤,做的有些出格了。以姚老爺的實力,任大家也不能亂說什麼。但是王浩瞬間想到了,那就是駕馭。
任誰會喜歡一個駕馭不了的手下,時刻擺在自己的眼前。他猛然間驚醒了,現在即使自己想要低調,那也幾乎不可能了。
任家更被動,最近一段時間,因為任海濤的問題,讓任老爺子四處奔波,四處求人,人情消耗了不少。
所有人都知道與任家交鋒的是姚家,這無形之中使很多人有了很多的想法。任家與姚家的紛爭,使不少人看到了機會。
一番運作下來,任海濤竟沒有被追究責任,不過陳兵卻突然的調整了對任海濤的分工。
一個常務副省長,突然被調整分工。影響不可能不說不大。背後的深意,任誰都能看得出來。
總理也適時地發話,在一次發展經濟的會議上,委婉的提出了,很多同誌不務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這個敲打不可謂不大,參加會議的都莫名其妙。不過隨即傳出了風聲,那就是任海濤被調整了分工。
大家瞬息之間就找到了根源的所在。Z國總是這樣的莫名其妙,敲山震虎總是領導們的手段和最終意圖。
任海濤還是沒有沉得住氣,一個電話打給王浩。
意思很明朗,山高水長,走著瞧。到了這一步,任海濤沒必要和王浩再講究什麼輩份以及領導藝術,直截了當地闡明了自己的態度。
王浩的回答不鹹不淡。
“任省長,我和你沒有什麼交集。也根本不想與你有什麼交集。不要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也不要試圖拿你的身份壓我。
對於工作,有什麼就幹什麼。隻要對人民有利,隻要是百姓們需要的,我還會一如既往的堅持我的做法與準則。
你都是省長了,自己辦錯了事,要從你自己的身上多找找原因,事是你自己造成的,不要總強加在別人的頭上。”
任海濤的本意是想利用交情,利用私下的關係,利用自己長輩的身份教訓一頓王浩。
可不想,他自己反被王浩教訓了一頓。所以任海濤怒了,他狂嘯的掛了電話,隨後自己對自己大發了一頓脾氣。
他意識到了王浩是在教訓他,這個世界誰都可以教訓他。任老爺子可以,姚老爺子也可以。
甚至錢沐瑾、陳兵都可以教訓他。但是王浩不行,即使任海濤明明知道自己做的有些不對,但他就是接受不了被王浩教訓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