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王浩說完,都要向她請示,向她分析、再詳加的解釋一遍。要的就是讓所有的常委們都明白,都知道,王浩隻是個市長,所有的決定其實都需要書記的同意。
這就是故意的抬高自己,使自己的地位在慢慢地,莫名其妙的發生著作用,隻要自己稍稍的殷遲一下。
王浩便會擱置議題,繼續下一個議題,隻能自己再次提起,王浩才會繼續剛才的議題。
她知道,他在珍惜她、維護她、在為她造勢,為她著想,為她而有心的表示尊敬。
是的,是尊敬!
市長如此,那麼其他人呢?其他的人更會如此,更會認為並感受到她的存在與重要。
所以宮芳隻想做得更好,做得更多。她想盡自己的一切力量,去幫王浩,哪怕是一點安慰,一句可有可無的話語。
所以她有了一個信念,這個信念就是一切為了他,一定要為他的努力而無私的幫扶他。
不為別的,隻為在王浩需要自己的時候,她能素手一揮,堅定的表示支持,表示通過,表示絕對的認同。
其實他要的也就是一個支持,一個認同而已,別無其他,或許還有自己的身子吧! 當然,自己和許薇不能相比,但隻要能幫到王浩,在現在這個時期之內,能好好的幫他實現了他的抱負,那就是自己的成功。
宮芳一瞬間下定了決心,她一定要幫助王浩,即使不能在工作中做得更好,也要在生活上,在夜間給與他最好。
宮芳清楚的知道,現在王浩最需要的就是資金,就是項目與投資。能讓他開心,並且減輕他的負擔,不讓他這麼累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招商引資。
所以她決定要緊緊的跟隨住王浩的腳步聽從他的指揮,並非隻是簡簡單單的身心安慰與唯命是從那麼的簡單。
“浩,抱緊我!你真的要走?要去中東?那你什麼時間走?決定了嗎?”
王浩認真地點了點頭,牡丹市所有人的積極性,已經被他初步的調動起來了。是該讓牡丹市的經濟大幅的邁進的時候了。
在王浩的近期和遠期規劃之中,牡丹市的經濟要和政治並頭齊進。哪裏出毛病,哪裏需要就整治哪裏,就填充哪裏。
現在的牡丹就像一個幹幹的海綿,他需要吸水,不斷地吸,可是水太少了,隻有那麼幾滴。
海綿又太大,不引資,何談發展,何談其他?
要想在幾年之內擺脫貧困市的帽子,就必需走出去,衝出去。去尋找,去發現與拉攏投資。
努力在近年之內,打造幾家十幾家在全省乃至有全國都有影響力的大型集團。隻有這樣以點帶麵,才會打破牡丹的僵局,才會讓牡丹飛速的發展。
牡丹市和其他的地級市不能比,他沒有沿海的優勢,沒有壟斷行業的優勢,沒有特殊的資源優勢與地理優勢。
所以要想使牡丹市有所發展,必須要開辟出一條完全適合牡丹市、自己發展的硬性道路。
那就需要走一條市場路線,完全依靠市場建立自己的,具有牡丹品牌的實際企業集團。
按照市場的原則,去搏擊屬於牡丹的市場份額,在全省,乃至全國,全世界公平競爭,飛速的賺錢!